第三十一回六陽融雪不虛言,真火通明度嚴寒
一明一行一真三人到廚房吃飯,正好老王蒸好一鍋饅頭,三人趁熱吃了兩個。一邊吃,還一邊議論著山上挖出的野人參,老王聽說他們在山上挖出了野人參,就想看看挖出的野人參什麼樣。
老王跑去找祖師要看野人參,祖師拿出野人山給老王說,“去找個通風的地方把野人參陰幹。”
老王拿起野人參,一看這麼大的個子,還是三頭六臂的,讚歎不已。
老王把野人參拿回廚房,告訴一明一行一真三人,“這麼大的野人參,恐怕要值幾百萬吧。回頭我找幾塊青岡木料,雕刻一個精美的盒子好把這貴重的東西裝起來。”
一行說,“老王您還有這手藝啊?難怪你經常收集一些好的木料,原來是為了雕刻啊。”
老王說,“曾經當過一段時間木匠,喜愛雕刻工藝。後來一直在工地上幹活,沒時間雕刻,如今一直想雕刻個什麼工藝品,就是沒有題材。”
老王說完就進臥室拿出一些他雕刻的竹筒、木人、木車、戰船、佛像之類的玩意,一明一行一真三人一看,雕工還挺不錯,刀法流暢,線條細膩,一看就知道是有一定雕刻功力的人的作品。
一明說,“那這下這根老人參就有了歸宿了,可以在你的作品裏安心圓寂了。”
天氣漸冷,一明一行一真還是照例到觀音洞打坐,隻是把打坐的時間延長到一整天,擔心久坐後起身行走不便,就讓老李或者小馬每天按時把飯菜送到觀音洞口。
後來又隔三差五的把打坐時間延長到三日五日,三人在真火通明的禪定中安享內在的喜悅。身體逐漸變得柔軟滾燙,通身上下氣脈暢通,真氣如火,以至於逐漸寒冷的季節他們三人還是隻穿著一件單衣。
忽一日,山上下起了第一場鵝毛大雪,這雪下了一整天,把觀音洞前的碧潭裏的水全都凍成了堅冰,洞口的上麵掛下一條條冰瀑。厚厚的雪鋪在碧潭上麵煞是好看。白雪覆蓋下的紫竹林變成了另一種美。
瑞雪雕翠竹,冰晶徹玉階。
淨土無雜染,觀音入寂樂。
小馬送來飯,三人吃完飯,一真告訴小馬,“這麼好的雪,我們這幾日又要閉關,這裏還有很多幹糧和水,你三日後再來送飯吧。”
小馬說“好的,我知道了。”就收好餐具走了。
一真突然童心大起,一個人在碧潭的中央堆起了一個一人高的雪人,雪人堆好後,一真還不罷休,又用手的溫度消磨搓擦,精心勾勒出觀世音菩薩的模樣。
但見這冰雪觀音,
低眉慈目似含嗔,滿麵春風又大悲。
妙容千睹千般味,儀態震懾萬種非。
手持玉淨楊柳枝,腳踏萬朵金蓮回。
梨花飛落滿院白,花中菩薩踏雪歸。
一真做完詩又吹起了他的長嘯。
一明一行看著這精美絕倫的觀音像,都讚不絕口,誇獎一真具有藝術細胞,真不愧是個風雅才子。
一真吹完一曲後,對一明和一行說,“這幾日體內太熱,要不我們一起在這雪地上打坐好不好?”
一明和一行都很讚成,也想挑戰一下雪山菩提滋味。
一行說,“藏密有拙火定可以抵禦嚴寒,我們這體內真火通明,周身和暖,在這雪地上入定,應該不成問題吧?”
一真說,“乾陽銷諸陰,起火看西北。乾位卦數六,六陽融雪歸。”
一明說,“讓一真兄這一說,我倒覺得祖師教的觀鼻端白法其實也可以叫六陽融雪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