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悟語
尊重別人是孩子必須具備的一種品德,這種品德,並不是天生獲得的,它是良好的教育的結果。孩子隻有學會了尊重別人,才會真正懂得感恩。
有一次,小強的爸爸媽媽在飯館裏請一位朋友吃飯。他把小強也帶了去。
小強吃得很快,在別人都還沒吃飽的時候,小強就鬧著提出要先回家。小強的爸爸悄悄地製止了孩子,這頓飯才得以平靜地吃完。
晚上回到家,爸爸對小強說:“爸爸媽媽請叔叔阿姨吃飯,我們是主人,你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對客人的不尊敬。”
小強聽了爸爸的話,覺得父親說得有道理。以後每次爸爸再帶小強出去時,小強都很懂禮貌,再也沒出現過那種情況。儼然是一付小主人的樣子。
延伸閱讀
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
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素質的高低,尊重他人是一個重要的尺度。在一個社會裏,尊重他人的權益和人格,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父母教導孩子尊重別人,顯得尤為重要。
有一個叫小強的男孩,在他小的時候,非常純真可愛,也很聰明伶俐。在他6歲那一年,一場車禍讓他的一條腿殘廢了,也從此毀了他的一生。當小強一瘸一拐、滿懷希望地進入小學校門的時候,迎接他的卻是不斷的嘲笑和無盡的捉弄,伴隨他的隻有孤獨和憂傷。麵對著這樣的情況,小強的心裏流著血,眼裏流著淚。一種強烈的願望在他心中漸漸凝成:隻要誰看得起我,對我好,讓我幹什麼都行!
14歲那年,小強因治療而失學在家,孤獨和寂寞更加無情地包圍著他,折磨著他。渴望交朋友、得到尊重的欲望時刻撞擊著他受傷的心靈。小強幾乎要發瘋。正在這時,一個小偷向他走來,給他帶來了“友情和溫暖”。從此,這個在孤獨中長大,從未贏得同齡人尊重,視友情重於一切的小強走上了盜竊的生涯。
如果在學校裏的時候,小強得到的不是嘲笑和捉弄,而是友誼與尊敬,那麼,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孩子們往往容易把那些與自己興趣愛好不同,在某些問題上與自己的看法不同的人視為異端,不信任他們,在背後議論他們的缺點,把他們排除在自己的小團體之外,這會使孩子的心胸變得越來越狹窄,也就很難協調好各種人際關係。家長要注意糾正這種認識上的偏激,指導孩子們從正確的角度看他人,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從而增進彼此交流,取長補短。
兩千多年前,亞裏士多德就曾教導他的門徒:你要別人怎麼待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中國的孔夫子也曾這樣教育弟子: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尊重別人和獲得尊重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最根本的方麵是主動地奉獻,主動地付出。尊人者,人尊之。把尊重、理解、愛獻給別人,把自己最渴望的獻給對方,這既是情感法則之必然,也是道德要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