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讓孩子自己吃飯(1 / 2)

感恩悟語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較強的獨立性,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建立自信,一旦有了強烈的自信心,將來成功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一個孩子有獨自生活的能力,他才會知道生活的艱辛,才會懂得感恩。

該吃飯了,燕燕的媽媽習慣性地坐在3歲的燕燕身邊,端起碗準備喂她吃。誰知燕燕的小手緊緊地抓住媽媽,說:“我自己吃。”燕燕堅持不讓媽媽喂,媽媽就讓她自己拿著碗吃,自己隻在一邊看著,結果燕燕吃得滿地都是。

於是媽媽教她怎樣拿碗,怎樣拿勺,怎樣往嘴裏送,媽媽再拿一把勺,適時地幫她一下。每當燕燕把飯送到嘴裏時,媽媽就會誇獎他說:“燕燕真棒!會自己吃飯了!”

燕燕很高興,很自豪地衝媽媽笑著。媽媽想她的燕燕已經體會到自己做事的樂趣了。

延伸閱讀

讓孩子學會獨立

所謂獨立,就是一個個體區別於其他的個體而存在,有自己的思想、觀點、看法、為人方式和處世準則。獨立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鼓勵孩子獨立做事,提供孩子各種各樣的練習機會,讓孩子在不斷的實踐中增強自己的能力,增強對自己能力的認識。

每個人都渴望獨立,從古至今無數人為了獨立、為了自由艱苦奮鬥,因為獨立意味著一個真實的個體的存在,這種存在完全是由自我決定的,是不屬於任何人的。不能獨立自主的人是可悲的,是喪失自我的悲劇性人物,這樣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要說取得成功了。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還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不然,也許孩子還不能夠自己去做什麼事情,但是獨立性的性格和意識,應該是越早培養越好。

很多外國孩子自立能力很強,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在發達國家的家庭裏,父母們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強精神,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

瑞士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立,有的家長在女兒初中一畢業,就讓女兒去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既可以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還有利於孩子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的地區講德語,有的地區講法語,所以女孩子可以一邊當傭人一邊學語言,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以同樣的辦法到英國學習英語,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

在德國,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從不包辦代替。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裏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日本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會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因為裏邊裝的是他們自己的東西,父母覺得應該由孩子自己來背。孩子上學以後,大都要在課餘時間參加社會勞動掙錢。大學生常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