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讓孩子學做樂於助人的人(1 / 2)

感恩悟語

很多時候,孩子的自私是由於父母的溺愛和嬌縱造成的。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很自私,從來不替他人著想,他是不會有什麼感恩之情的,也不會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

媽媽給小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曾和上帝談論天堂與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的房間。每個人看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每個人都拿著一隻可以夠到鍋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長,沒法把東西送進嘴裏。他們看起來非常悲苦。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麼是天堂。”上帝說。他們進入另一個房間,它和第一個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每個人都很快樂,吃得很愉快。因為他們互相用自己的湯匙舀肉去喂對方。

故事講完後,媽媽對小悠說:“因為自私,人們不肯幫助別人,不肯為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一丁點利益,結果卻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失去的更多。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為別人付出的同時,我們的心中是快樂的,我們應該做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對嗎?”

小悠對媽媽說:“我不做自私的人,我要做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

延伸閱讀

讓孩子不再自私下去

生活中時常會聽到孩子這樣說“這個位子是我的”、“我要一個人玩拚圖”等等與之類似的話。很多人由此感歎道:“現在的孩子多自私呀!”許多家長也抱怨說:孩子越來越自私,隻想自己,不顧別人。家裏不管什麼吃的東西,首先都得滿足孩子。如果別人動了一點,孩子就哭鬧著不依不饒。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愛的中心,很多孩子隻知道被人愛,卻不知道愛別人。一項有關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獨尊”的傾向,他們很少幫父母做家務,沒有覺得父母掙錢辛苦,也很少幫助身邊的人。他們不知道助殘日、盲人節、老人節等日期,他們的父母也很少利用這樣的節日對孩子進行助人、愛人的教育。在被調查的孩子中,主動出手幫助過殘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邊有困難的小朋友的人隻有2%,父母生病時知道照顧、安慰的隻有15%左右。這些都充分顯示出了孩子的自私。

要想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讓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父母一定讓孩子學會尊重,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長輩、尊重老人、尊重別人,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含義的另一方麵,那就是別人也是有價值的,也是同他一樣獨一無二的,在維護自身權利和欲望的同時,還要考慮其他人的存在,必要時要學會忍讓。我國資深教育家劉紹禹曾經說過:“不要太關心兒童,太關心了容易養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結果變成自私自利的人。”一定要讓孩子擺正自己的位置,克服“唯我獨尊”的意識。

父母要善於聽取別人對自己孩子的批評忠告,並注意觀察孩子的一點一滴,要及時地把握時機地糾正孩子的錯誤,以免孩子小錯不改,釀成大禍。

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隨意對長輩發號施令、無理取鬧的惡習。如果孩子從小就藐視父母的權威,不懂得尊重辛勤養育自己的父母,那麼他長大後便更不會懂得尊重別人。

有時為了避免孩子產生獨霸和搶先的不良心理,父母應從吃喝小事注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一個孩子在吃喝等日常生活上目無他人,在別的事情上也會隻想到自己,不關心他人的。孩子吃獨食現象可能許多家庭都會碰到,父母要想糾正這個毛病,可以先從分食做起,即吃東西時,家庭成員每人都有一份。即使為保證孩子的營養,讓他多吃一點,別人少吃一點,也要讓他知道,這不是他的特權,別人需要時,也有這種權利。吃飯時,最好全家人一起吃,不可讓孩子先上桌挑揀他愛吃的東西。平時,注意培養孩子懂得謙讓長輩,謙讓小朋友,謙讓客人的好習慣。當孩子禮讓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