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悟語
尊敬老人是一種感恩,也是一種美德。尊敬老人是在尊重自己的未來。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老的,今天我們不尊敬老人,以後當我們老時,別人也同樣會嫌棄我們。
丁丁的爸爸聽說鄰居的父母過來了,於是過去探望了一下。
爸爸回來後,對丁丁說:“今天,我去你李叔叔家了,你知道嗎?李叔叔的煙癮很大,結果由於李叔叔父母在客廳,他居然沒有抽煙,隻是常常出去,我跟出去才發現你李叔叔在樓道裏吸煙,知道為什麼嗎?”
丁丁不知道爸爸問他這些幹什麼,老實地回答:“不知道。”
“他說他在父母麵前吸煙是對他們的不尊敬,而且對老人的身體不好,所以出去抽,李叔叔很尊敬他的父母。”爸爸很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丁丁。
“我也會像李叔叔一樣,尊敬自己的爸爸媽媽。”
“不,孩子,不隻尊敬自己的父母,還有所有的長輩和別人的父母。”
延伸閱讀
讓孩子懂得尊敬老人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但現在我國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也逐漸地比老人要“尊貴”許多,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孩子慢慢地就把尊敬老人這個傳統美德給拋到了腦後。
父母要針對這種現象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知道,尊敬老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現不少孩子對待老人不夠尊敬,如:頂撞老人,不服從管教;用生硬的態度命令老人為他做這做那。這樣的孩子就需要父母教育一番了。
讓孩子尊敬老人,首先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榜樣。有的父母,隻會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卻不會孝敬自己的父母,連帶孩子也對老人不尊敬。父母這樣的行為是孩子效仿的對象,父母不尊敬老人,孩子當然也不會,長大之後,讓孩子孝順父母也是一種奢望。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尊敬老人的習慣,那麼就需要在孩子做出不禮貌行為的時候,予以及時的糾正。比如:當孩子對老人大吼大叫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處罰孩子,讓孩子對老人道歉;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孩子搶先拿了東西自己吃,父母要適時教育孩子。如果父母能夠在一些小事情上稍加注意,孩子就會養成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當然,想讓孩子孝敬老人,還是需要讓孩子形成習慣,隻有形成了習慣才能夠長久保持下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須處處留意,對孩子從“小事”入手,加強培養。比如:經常讓孩子幫老人做事情,用禮貌語言與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見”、“謝謝”、“請慢走”等),關心、慰問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訓練,日積月累,孩子的良好習慣便會逐漸養成。
父母還可以多和孩子講一些尊敬老人,孝順父母的故事,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尊敬老人的習慣。
三字經裏有這樣兩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說的是後漢小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
後漢時期的黃香,自小便是在父母的鍾愛下度過的。可是當他九歲的時候,慈愛的母親突然染病身亡。黃香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於是,日夜思念母親,形容日見憔悴。因母親不在,黃香小小年紀就得操持家務。非但如此,他還恭敬地侍奉父親,極盡孝道,天天給父親做飯、洗衣,千方百計也要讓父親吃好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