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善良是一個很寬泛的感念,所以根本無法麵麵俱到地說出父母具體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孩子善良有愛心。但父母應該明白,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不是講兩次大道理就能做到的,需要經常性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善良融入到生活的細節中。隻有這樣,才能把善良之根植於孩子心中。
講給孩子的故事
善良孩子的故事
天已經黑了,本來早已經該回家的小玲還沒有回家,爸爸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快8點了,小玲終於回來了。
“你到哪裏去了,怎麼這麼晚才回來,不知道爸爸媽媽擔心嗎?”媽媽生氣地說。
“是這樣的,我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婆婆在路口邊蹲著,看起來很可憐,於是我就帶她過馬路。”
“過馬路要這麼長時間嗎?一看就是在撒謊!”媽媽還是很生氣。
“我還沒有說完呢!我扶老婆婆過馬路的時候,她說她和女兒走散了,回不了家。然後我就問她家住在哪裏,她說住在鐵路小區。我又問她知道家裏的電話嗎,她說記不清楚了。沒辦法,我隻好送她回家了,所以才回來這麼晚。”
“是嗎?可是她為什麼不找別人呢,偏偏找你這個小孩子?”媽媽還是有點懷疑。
“她說她之前已經問了好幾個人了,但是沒有人願意幫她,一看到她是盲人就轉身走了。後來我就帶著老婆婆坐公交車,把她送到家了。她女兒都急壞了,正打算報警呢。”
小玲正說著,家裏的電話響了,爸爸接完電話,高興地對小玲和媽媽說:“剛才老婆婆的女兒來電話了,說謝謝小玲把她媽媽送回家,還說改天要上門來當麵感謝呢。”
再來看一個故事。
一個冬天的寒冷下午,一家三口正圍坐在火爐前烤火。門口走來母子倆,衣著單薄,嘴唇凍得紫黑,牙齒咯咯響,問能不能進屋烤烤火。
五歲的明明聽了,不等父母開口,急急地說:“行,行,快進來!快進來!”母子倆看大人未表態,猶豫不決。
明明立即扭回頭看父母,兩口子微笑著說:“怎麼不行,快進來吧!”母子倆進來了,明明把自己坐的椅子讓給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又去搬了張凳子給孩子的母親坐。
孩子的母親邊烤火邊說了來曆:他們是外地人,來投親戚,沒想到親戚搬家了,他們問清楚了親戚的新址,要繼續找親戚,路過這裏,便想進來烤烤火暖暖身子再趕路。
母子倆烤了好一陣,仍顫顫發抖。明明對媽媽說:“媽媽,你去泡兩杯熱茶給他們喝好嗎?喝了熱茶就會暖和起來。”媽媽很爽快地答應了,起身忙碌了一陣,端來兩杯熱氣騰騰的茶。
明明看母子倆喝完,又“咚咚咚”跑進房間,拿了件自己穿的毛衣出來:“媽媽,爸爸,把我這件毛衣送給這個小朋友穿好嗎?”父母對孩子的舉動感到很意外,也非常感動和支持,高興地點頭同意了。
告訴孩子
做人要做個善良的人。對於孩子的善良之舉,父母都要持支持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