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世界
作者:穀 凡
周家老店的燈籠亮著,風雖然不大,但燈籠還是搖搖晃晃。這會兒的街道比白天顯得安靜了一些,負責出合的老藥工招呼徒弟收拾製造膏滋藥用的小紫銅鍋、水勺、木鏟、榨床、濾器、爐灶等家什,明早跟他到丁家加工膏滋藥。丁家是大戶,老爺和太太身體金貴,每次製作膏滋藥,藥店的醫師都是根據他們的體質把脈後配置,每料用藥多達三四十味,有冬蟲夏草、高麗參、鹿茸。這些名貴的藥材,還要當著東家的麵複秤,驗收後才能投料,這是周家老店的規矩。
每年冬至開始,立春前的一個半月,周家藥店的生意就特別的紅火,因為這是製造大補藥、也就是“膏滋藥”的最佳時間。國人有冬令進補的習慣,一般大戶人家,這個時候都要請經驗豐富的藥工,到家裏去製作膏滋藥。
去年老藥工到丁家製作膏滋藥,剛把藥汁熬好,榨取過濾後,沒等收老膏,丁家太太聞到藥香,就打紅包。當然,等膏滋藥完工,老藥工就會收到4塊現大洋的賞錢。這樣的派頭,整個西泠鎮也是少見的。在製作膏滋藥的這段時間,從頭至尾,老藥工收到的賞錢,沒有哪家能超過丁家的。
周家老店掌櫃的每年都派老藥工去丁家,已經五六年了,對於丁家,從大人到小孩,老藥工都已經熟悉。
定好去的日子,丁家就會派人把場地收拾出來,便於老藥工紮攤兒。徒弟生火提水,準備煎藥。
丁家有一位年輕的奶奶,每次老藥工製作膏滋藥,她一準站在傍邊,一邊監工,一邊和他拉家常。對這樣的事情,老藥工心裏有數,也不見怪,其他人家也是這樣。
在老藥工的眼裏,女人漂亮不漂亮基本沒有什麼差別,但在徒弟眼裏,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差別就大了。丁家這位被稱為奶奶的女人,徒弟認為是最漂亮的,他跟著師傅走東家串西家,也算見過一些世麵,沒有哪家的女人,惹他這樣心慌的。每次看到年輕的奶奶站在那裏,含嬌含笑,舉止娉婷,他都管不住自己的心思,看年輕的奶奶,要比看師傅做膏滋藥有意思多了。
年輕的奶奶人好看,說話聲音也好聽,笑起來更是逗人。老藥工知道這位珍珠瑪瑙一樣的奶奶,有一身的故事。
這位奶奶也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原本是許配給了東泠鎮的張家,準備出嫁的那天,迎親的新郎還沒有接到新娘,走到半道,被馬扔到了崖下,連個屍首都沒找著。後來聽說那馬驚得厲害,誰也攔它不住。也有人說新郎壓根不同意這門親事,是他在迎親的當天,拿東西戳了馬屁股,馬就驚跑了。
新郎就這樣沒有了音信,穿好嫁衣準備出嫁的奶奶,被晾在了那裏,父親說娶親娶親,沒有人來娶,如何算親。
一春一冬,一秋一夏,日子流水一樣過去了,父母眼看她25歲就要轉彎了,急得不行,托人又尋下一門親事,也該她命單,日子差兩天就到眼前了,有人報信說新郎病情重了,頭都抬不起,結果又贏得一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