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申辯(1 / 2)

昌邑王一派悠然的坐在旁邊等著看好戲,可是這劇情卻沒有按照他的預期上演。

這個女人前來,並不是為驍王求情的,而是為自己申冤的。

申冤?她居然用了個“冤”字。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她否認所發生的一切。

這個該死的女人!

脖子上的吻痕還沒褪去呢,她居然就不承認了!

昌邑王狠狠的盯著她,隻見她似乎感覺到了自己目光的淩厲,抬起頭來朝著他冷冷一笑。

她……還真是寧死不屈!

皇帝一聽她不是為驍王而來,窩在心口的怒火霎時消散了不少,礙於她不能講話,皇上又想聽聽她的申辯,命令長祿為她準備了紙筆。

從內心深處,皇上也極度不願意見到她與他最喜愛的兒子有所瓜葛。

雖然縈芝更為年長,但是這個兒子一直都野心勃勃的,他雖然常年在封地,但是他的小動作皇帝也是看在眼裏的。

而縈回的性情與縈芝大為不同。

縈回驍勇善戰又足智多謀,駐守邊陲多年,戰功赫赫,聲名遠揚。

他不但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最主要的是,他沒什麼野心。

他不會為了肅家的兵權而娶肅老將軍的孫女兒,即使他已經下了聖旨,他寧願駐守邊疆,也不願意委屈求全。

所以,皇帝才會那樣放心的把權利放給老三這個兒子。

“如果你有冤屈盡管寫出來,朕定然不會冤枉你,可是,如果你蓄意狡辯,想蒙混過關,朕也不是好愚弄的,定會重罰你!”

皇上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這句話說得既為她留有餘地,又達到了威懾的作用。

未央一聽皇帝給了她申辯的機會,頓時深深一叩首。

“父皇千萬不要受她蒙騙,三弟將她抱回羅敷宮,兩人關在屋中許久,定了發生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羅敷宮的下人不止一人看到。”

昌邑王一聽皇上要鬆口,立刻搬出他所得到的消息,句句緊逼,不給未央留任何喘息的餘地。

未央嘴角兒勾勾,就知道他會以此事大做文章。

“朕倒是想聽聽,這件事兒你作何解釋?”方縈芝的一番話,頓時把皇帝的心中的火又勾了起來。

抬頭望了一眼皇帝想要吃人的眼神,未央深吸一口氣。

這昌邑王再有眼線,也隻是看到了驍王將她抱了回去,至於驍王在屋子裏幹的事兒,她敢肯定沒人看到。

所有的一切,都僅限於昌邑王的猜測罷了!

想到這點,未央心裏這才有了底。

拾起竹筆,在紙張上寫道。

“民女昨日大病,高燒不退。驍王奉了皇命送民女回羅敷宮。走到半路,民女就走不動了,燒得毫無意識,後來聽梅妃娘娘說,是驍王將民女抱回羅敷宮的。”

一張紙寫得滿滿當當的,未央放下竹筆,將紙張舉過頭頂。

長祿連忙接了過去,遞給了皇上。

皇上將紙打開仔細看,臉色也緩和了幾分。

的確,昨日她發起了燒,皇上是知道的,而縈回也是奉了他的命令送她回去的。

簡單的看到縈回抱著她回宮,就斷定這二人有奸情,未免太過武斷了!

“縈芝,你來看看。”對於昌邑王的指控,皇上已經有些動搖了。

昌邑王接過未央的辯詞認真查看,他越看心裏越是覺得這女子的詭詐善辨。

這話說得居然天衣無縫!

昌邑王徐徐移步來到未央麵前,眯了眯眼睛勾了勾唇,一聲冷笑。

“哼!呂姑娘,那本王就要問問了,驍王殿下將你送回屋後,為何要大門緊鎖?”

未央知道,羅敷宮裏一定有他的眼線關注著她與驍王。

即便如此,未央還是確定,他的眼線絕對不會知道屋裏發生了什麼!

未央抬頭望了昌邑王一眼,暗自咬了咬牙。

一會兒非要將他的眼線揪出來不可!

“民女當時已經昏迷,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隻是事後聽弟弟說起,驍王妃雅風郡主前來探望梅妃娘娘。雅風郡主聽說驍王也在羅敷宮,就尋著他過來了,那門據說是雅風郡主鎖的。”

肅雅風癡迷的倒追驍王,這件事兒怕是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將驍王堵在屋裏這種事兒,她的確做的出來。

皇帝一看她的辯詞,這還真是肅雅風的行事風格,頓時心下更加敞亮了!

看來自己是誤會兒子了!

她這辯詞,可把昌邑王給氣壞了!他的眼線壓根兒就沒提過肅雅風出現過,這丫頭再怎麼申辯,也不能歪曲事實,他可是有人證的。

“肅雅風根本就沒出現在你的院子裏,你這是在欺君!”昌邑王被她氣得渾身顫抖起來。

未央冷冷的望著昌邑王,隨後在紙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