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校報的議論
一位大學校報編輯曾經說過:大學校報要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人才和管理是21世紀報業競爭的焦點。校報同其他報業一樣缺乏的是德才兼備、適應現代化報業管理的新型采編人員,他們不但會熟練掌握新聞策劃、采寫、編輯、版麵設計等諸多環節之要領,而且具有廣博的知識,並且要求政治素質高,思想品質過硬。近些年,許多中青年骨幹編輯離校報而去,主要是因為校報條件差,任務重,待遇卻偏低。而一些優秀的新聞或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又不願意到校報工作。所以,校報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成為校報發展的瓶頸。
高校校報要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首先是引進人才,吸引優秀的學生記者和畢業研究生充實到校報隊伍,給校報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要吸引社會媒體的骨幹到校報擔任主編或編輯部主任,給校報帶來全新的辦報理念,清華大學向全社會招聘《新清華》主編的做法值得各高校借鑒。第二要加強培養。對現有的校報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修養和業務技能水平。校報管理層要針對不同人員進行不同的培養,並且要實現製度化、規範化,以保障他們有進一步學習、提高的機會。第三要有配套政策。假如有了一支業務素質高的隊伍,但缺乏相應的配套管理,不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也隻會抑製其積極性,造成人才的浪費。所以還要在諸如職稱、待遇等方麵有公平、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解決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
優化校園媒體資源配置。校報是高校黨委的機關報,校園其他媒體也都是在高校黨委領導下的重要的宣傳思想陣地,校園媒體是一個整體,隻有優化其資源配置,才能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才能推動學校中心工作的開展。要優化校園媒體資源配置,首先必須從管理體製入手,盡快建立起一家主管、一家主辦的新型管理體製。建議成立高校新聞中心,隸屬於校黨委宣傳部,中心下設校報、校園廣播、有線電視、校園新聞網等部門。由新聞中心建立一支統一管理的新聞通訊員隊伍,統籌彙總各種校園信息和新聞,使新聞中心成為統一的信息新聞集散地。新聞中心要加強協調,根據不同媒體的特點分別向各媒體提供和協調稿源,讓深度報道、熱點聚焦等時效性相對不強的稿件向校報傾斜。
政法係領導對係學生會原班人馬越來越不滿意了,因為L級中文班的到來,政法係學生會的幹部們的工作能力越來越下降了。係領導考察三個月後,認為,L級中文班這幾位班級主要學生幹部應當進入係學生會參加工作。
大二下學期期末,政法係學生會進行了“大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