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此時想到了兩個和他同齡的人的經曆。
其中一個人可以說是大名鼎鼎,是80後作家中的領軍人物——韓含。1年,韓含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並以一篇《杯中看人》獲得了一等獎,並隨之聲名鵲起。
在參加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年之後,韓含又出版了長篇《三道門》並且大賣,隨後便一飛衝天。不過韓含是典型的偏才,除了在寫作方麵才華橫溢之外,韓含其他科目的成績簡直是一塌糊塗,除了語文之外的七門科目全部不及格,高一甚至讀了兩年,之後就輟學了,因此他的學曆始終停留在初中上。
當然,李一鳴相信,韓含隻是已經厭煩了現行的教育製度,不然的話就憑他在寫作方麵的才華,就算是他其他科目的成績都很糟糕,隻要他想上學,還是照樣有大把的學校排著隊等著要他的。
另外一個人則不像韓含那麼大名鼎鼎。不過在80後,尤其是在濱海市的80後之中還是曾經名噪一時的。這個人就是有著才女之稱的龐玉秀。
龐玉秀出身普通家庭,但是從小就天賦過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發表過文章,後來還出過自己的文選。李一鳴記得還曾經有過一遍名叫《希望》的報告文學,是專門寫她的,那時的中學生幾乎是人手一本,老師還專門讓學生們寫過讀後感。當時的文壇泰鬥巴金先生也和她通過信,一時之間,大家都認為龐玉秀是未來的文曲星,是未來的中國大作家。
然而,龐玉秀在她最巔峰的時期卻突然消失了,無人知道她去了哪裏。十幾年過去了,這個曾經烜赫一時,影響了無數80後的名字也被人們遺忘了。李一鳴曾經有一次想到了這個人,還專門上網搜索過,據說她的日子過得挺淒慘的。有報道說她初中就退學回家,後來到了飯館當服務員,還給人做了“二奶”,是三個孩子的未婚媽媽……李一鳴為此唏噓不已。
當然,對於李一鳴來說,龐玉秀後來的那段經曆有多悲慘並不重要,帶給他啟發的一點是,龐玉秀小學畢業之後,就被濱海市最好的五所中學之一錄取了。雖然李一鳴並不知道龐玉秀除了作文之外其他科目的成績怎麼樣,但他猜測,這個少女作家的其他科目成績不會太好。因為各方麵的報道都沒有提到過。相信如果龐玉秀其他科目成績好的話,那些報道一定會對此大書特書的。
“這兩個人都是典型的在寫作上有特長的偏科生,但是都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功。”李一鳴心想:“我和這兩個人比起來,其他科目的成績雖然不算特別好,但也是中等偏上了,至少要比韓含好得多吧?相信跟龐玉秀比起來也不會差的。不過實話實說,自己的語文水平和寫作水平也就是在普通學生裏麵算比較拔尖的,但跟這兩位比起來,那還是要差一些的。至少還達不到單憑寫作就能讓全國人盡皆知的地步。”
隨即李一鳴又琢磨,自己和其他人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自己是重生的人,心理年齡已經三十歲了。同樣的一篇文章,三十歲的人寫出來和八歲小孩寫出來,那效果絕對不一樣。而且李一鳴知道,自己已經經過了前世網絡那麼多年的熏陶,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眼界的開闊程度都遠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相比的。就算自己寫不出來什麼像樣的文章,隨便抄襲幾篇後世的作品和觀點,都足以驚世駭俗了,自己要想打出點名頭來,似乎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