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在錢上犯了愁,好在這個年代互聯網還是比較發達的,絕大部分問題在網上能夠找到答案,於是李一鳴又打開了網頁,搜索起了第四套人民幣的資料。
信息社會果然方便,很快,李一鳴便在網上找到了一條信息,大量出售第四套人民幣,100元的售價110元。高興之餘,李一鳴趕忙按照對方留下的聯係方式和他取得了聯係,約好要買100張100元的第四套人民幣,定下了交易的時間地點,價格也定在了10800元。
一萬元在這個世界雖然說不算特別起眼,但是在1990年那個年代卻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李一鳴記得,在四年之後自己家買下了一套60平米的兩居室的房子,也不過才花費了一萬兩千多元。有了這一萬元,至少蘇玉維去一趟日本的路費是不用發愁了。
不過買這些第四套人民幣也是需要一萬多塊錢的,自己家的積蓄雖然有那麼多錢,但是存折卻在王鈺瑤那裏,顯然是不能動的。這樣一來,李一鳴就隻能動用那兩本從1990年帶回來的小人書了。
“看來明天就必須把這兩本書拿去賣了。”李一鳴翻著這兩本小人書,想道。
這些事情基本都得到了解決,李一鳴的精神放鬆了下來,也是感覺到了一陣困意湧上,於是便關了電腦,回到臥室裏睡覺去了。
第二天是周日,李一鳴找了個加班的借口,便帶上那兩本小人書出了門,留下王鈺瑤一個人在家。
李一鳴先是到了上京市最大的收藏品交易市場,直接找到了負責書籍收購的經理。
“這位先生,您是有什麼好貨準備出手嗎?”負責書籍收購的是一個微胖的中年人,姓張,臉上總是帶著笑,對李一鳴很熱情。
“是啊,您看看這兩本書怎麼樣,開個價吧。這些都是我收藏了二十多年的寶貝,如果不是我最近準備結婚,手頭比較緊,我是絕對舍不得拿出來賣的。”李一鳴說著,從書包裏掏出了封在塑料袋裏的兩本小人書,交給了張經理。
張經理接過來,戴上白手套,打開塑料袋的封口,很是小心地將兩本小人書取了出來,仔細地觀看起來。
“《公字的凱歌》,《係伯取士》,這兩本都是市場上少見的貨啊!”張經理先看了看封麵和標題,輕呼了出來。
“嗯,品相真不錯,保存的真完好,一看您就是愛書之人。”張經理說道。他又打開兩本書,仔細地翻看著,又觀察了半天印鑒、落款等細節,這才把兩本書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