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天早上,李一鳴還是有些頭腦不清醒,暈暈乎乎地上學去了。
上午第二節課之後,班主任孫老師又把李一鳴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這段時間以來,李一鳴和班裏的同學們都對孫老師經常把李一鳴單獨叫走這件事情習慣了,因此李一鳴再次被叫走沒有在班裏引起任何反響,同學們依舊各幹各的,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一樣。
“一鳴來了!”孫老師的辦公室裏麵出現了一個李一鳴十分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濱海日報》文藝版的編輯周斯雲。
“周老師好!”李一鳴很有禮貌地跟周斯雲打著招呼。
“嗬嗬,你好啊!”周斯雲笑咪咪地對李一鳴說道,隨後晃了晃手裏麵的稿紙,笑道:“一鳴,你這一期的稿子我看了,寫的是宋江,寫的很好,在你之前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宋江的心理狀態,你還是第一個。”
李一鳴的《小學生侃水滸》係列專欄從上周就開始在《濱海日報》的文藝版上正式連載了。李一鳴在上一周首先分析了梁山好漢們的性質,認為梁山集團的黑社會團夥性質要遠遠大於農民起義的性質,對當時的社會起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作用。這一觀點在學術界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討論活動。
從這一期開始,李一鳴是從《水滸傳》的主要人物開始分析。宋江作為梁山上的帶頭大哥,也是《水滸傳》的一號男主角,李一鳴自然要從他開始寫起。
在之前中國的學術界,由於特殊的政治背景,分析宋江都是從批判的角度出發,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背叛了農民起義隊伍,都要把宋江這個人物批倒批臭,仿佛他生下來就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一樣。
但是李一鳴不一樣。雖然他在文章裏麵也認為宋江是被迫進入梁山這個黑社會團夥的的,他從進入之日其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得到朝廷的招安,但是李一鳴的文章前半部分卻從宋江所處的家庭環境、社會地位、之前幾十年的所作所為以及聯係到北宋年間的特殊背景等方麵,分析了宋江謀求招安的想法的由來。後半部分則重點分析了宋江籠絡人心的種種手段。這些觀點在當時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一旦發表出去,絕對會再度引發一場學術討論的熱潮。
“嗬嗬,我也是覺得宋江這個人物不應該是簡單的一個‘投降派’三個字就能概括的。任何人都是複雜的、立體的,宋江這個人物也不例外,所以我想簡單剖析一下他的內心世界。”李一鳴說道。
“這篇文章很好,我覺得除了一些文字上的調整之外,基本的觀點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修改的了啊。”周斯雲說道。
“那……”李一鳴聽到這裏有些納悶了。如果說僅僅是文字上的修改,那麼隨便派一個編輯過來就可以了,周斯雲作為《濱海日報》文藝版的主任編輯,根本用不著親自過來學校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