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老中醫,他一定是看出麥蘇身體的什麼問題了。
爸爸看了看麥蘇的手掌,接著給她把脈。
一會兒,爸爸鬆開麥蘇的手,麥蘇把手縮回去,看著爸爸:“叔叔,有什麼問題嗎?”
爸爸點點頭,說:“孩子,你是不是經常熬夜加班,睡眠質量很差,吃東西也不定時規律,食欲也不好?”
麥蘇不由自主點點頭。
“這就對了,根據我的觀察,你應該是胃脾虛弱。”爸爸說。
麥蘇立刻點頭:“叔叔看的很準,不錯,我胃脾虛弱有一些時間了,找醫生看過幾次,醫生給開過一些西藥,可是效果卻並不明顯……”
“嗬嗬,中醫固本,西醫治表,你這種症狀找西醫效果是不如中醫明顯的。”爸爸說。
“那,叔叔,用西醫的話,我該如何治療呢?”麥蘇說。
“很簡單,健脾益氣,和胃滲濕,你可以吃胃用中藥蜜漿,效果好,沒有副作用。方藥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苡仁、金桔、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水煎,日1劑,分3次服……”爸爸邊說邊起身拿出紙筆,寫下方子遞給麥蘇,“閨女,回去後找藥房抓這幾味藥就可以了……”
麥蘇接過方子,感激地看著爸爸:“謝謝叔叔。”
我這時心裏很高興,看來麥蘇到我家來一趟也是有收獲的,我爸可是方圓幾十裏出名的老中醫了。
然後爸爸舉起酒杯,看著麥蘇,帶著慈祥的笑容:“那個……小麥,歡迎你到我家來做客……”
爸爸顯然也不適應叫麥蘇為阿蘇,直接叫小麥,還玉米呢。
大家一起舉起酒杯,爸爸不善於言辭,幾句客套話之後,就幹了杯中酒。
大家也都幹了。
媽媽這時招呼麥蘇吃菜:“閨女,嚐嚐嬸子的手藝,這些蘑菇和幹菜都是我秋天從山裏采來的,都是野生的,營養得很……”
麥蘇拿起筷子嚐了幾個菜,讚不絕口:“嬸子,味道真好,好吃。”
媽媽開心了,又給麥蘇夾菜:“閨女,好吃多吃點,惡吃,惡吃……”
麥蘇笑看我一眼:“惡吃是啥意思呢?”
我笑起來:“惡吃就是多吃,別住筷子的意思。”
麥蘇點點頭,笑眼盈盈:“原來這意思,這方言有趣地很。”
爸爸這時微笑著對麥蘇說:“小麥,你嬸子做的這幾樣菜,對你的身體都有好處,多吃點,對了,你以後可以多吃些紅棗小米粥、蓮子山藥粥、沙參麥冬扁豆粥,這些能有效幫助康複……”
麥蘇點點頭:“好,叔叔,我記住了。看來我之前找西醫看是不合適的,找錯了類型。”
爸爸說:“有些病症,還是找中醫的好,西醫未必對所有的症狀都適合的。”
麥蘇饒有興趣地看著爸爸:“叔叔,您說,這中醫和西醫的區別在哪裏呢?”
爸爸想了想,說:“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最重要一點,便是理念不同。”
“理念?”我第一次從爸爸口裏聽到理念這個詞,問了一句。
麥蘇也看著爸爸。
“是的。”爸爸點點頭,“中醫的理論是陰陽平衡、順應自然之道,講究氣。而西醫的理論則否定人體有氣,更沒有什麼陰陽。中醫看問題是宏觀的,把人體看做一個循環著的整體。而西醫則是微觀的,哪裏疼治哪裏,把人體分解開了。中醫治病不叫治療病症,叫做調理,西醫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