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丫接著又說:“其實,真正的口才不是耍嘴皮子花言巧語,而是一門語言的藝術,真正能掌握這門語言藝術的人,一定會是一個人才。”
“這話怎麼說?”我來了興趣。
“因為,如果你不甘於平凡,那你必須擁有很好的人際關係。靠什麼去做到呢?除了真誠的心,親切的性格,還需要會說話。”瘦小丫說。
“會說話?這話如何理解?”我說。
“其實,會說話和好口才還不一樣,好口才包含了擁有演講的氣魄、表情和文采等,而會說話相對簡單點,指和一個或幾個人交流時,能夠讓對方感到受到尊重,感覺找你交流就對了,其他人不可代替。”瘦小丫說。
我不由點了點頭:“看來,即使是不會說話而成功的人,為了能匹配當前的頭銜,或者不被社會人士所歧視,也需要下一番功夫學習如何說話才會受人喜愛。”
瘦小丫說:“是的,會說話是一門藝術,一個永遠研究不完的話題;會說話其實也就是會做人,做一個大家喜歡的人。”
“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說。
“我來給你舉個例子,假設A,B,C三個人都是大學在校生,畢業幾年後,A成了基層工人,B成了中層白領,C成了公司老總。下麵我模擬他們大學時期一些日常情境,看看這三個人分別是如何對應的。”
“好。”
“情境一,別人邀請你逛街,你想拒絕。”
“嗯。”
“A說:‘我不去了,今天太累了。’如果聽到這話你心裏會怎麼想?”
我想了想:“靠,我找你逛街就是為了放鬆,你還嫌我拖累你,下次玩什麼都不會叫你了。”
瘦小丫:“B說:‘今天有事去不了,改天怎麼樣?’聽到這話你又怎麼想?”
我脫口而出:“擦,平時也沒見你什麼事,不想去就明說嘛。”
瘦小丫:“C則說:‘我很想去,遺憾今天要趕個作業,你可以找XXX去啊,他剛好也想去逛街,我幫你打電話約他!’聽到他的回答你作何想法呢?”
我說:“我會想,真辛苦你了,還幫我找人,感動。”
瘦小丫:“看,同樣的拒絕,但產生的效果大不同了,所以,在拒絕時,要盡量少說‘不’字,並給對方一個替代的方案。”
我不由點了點頭。
瘦小丫:“情境二,別人找你借東西,你卻沒有此物。A說,我沒有啊,你再找其他人看看。B說,我沒有喔,不如你找XXX,他好像有。C說,我沒有喔,對了,我記得XXX有,我幫你向他借,你等等。”
“嗯……”
“對這三種回答,你心裏會怎麼想?”
“第一個人的回答我會想,擦,找你借個東西你怎麼這麼煩呢?第二個人的回答我會想,就快要借到了,加油啊。第三個人的回答我會想,那可真不好意思,這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感動。”
“嗯,所以,別人找你幫忙時,盡管不是自己的事,也要當自己的事一樣幫忙完成,這就是首問責任。”
我點點頭:“嗯,我記住了。”
瘦小丫接著說:“最後一個情境,好友在大家麵前出了醜,現在很難過地一個人呆著,你上前安慰。A說:沒事吧,這種小事別放心上!B說:沒事吧,那種事要是換了我也許會做得更差。C則買了兩個他最喜歡吃的冰激淩,說:多買了一個,吃吧。然後坐在那邊,陪他靜靜地坐著。傻熊,對這三種反應,你會作何感想呢?”
我想了想:“對於A的話,我會想,你丫的,又不是你出醜,當然在那裏說風涼話啦。對於B的話,我會想,你的意思是說我做得差咯?都那麼難受了,還來嘲笑我!對於C的做法,我會想,你太好了,真懂我的感受,冰激淩……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