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子需要這樣的表揚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地向孩子表達對他們無條件的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這種愛是實施教育的基礎,同時,由於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他們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就會把注意力指向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樣就會達到教育的目的。
巧妙運用表揚的方式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經常使用表揚的手段,這是很有好處的。父母大多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而,在具體的家庭教育實踐中,表揚所產生的效果並不一樣,甚至會適得其反,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運用表揚的方式不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第一,家長要對孩子良好的行為表現給予經常的關注和及時的表揚。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其實這大可不必抱怨,孩子是不成熟的,成熟就不叫孩子了,他們不可能沒有缺點。試問家長們,你是否認真地觀察過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一向熟視無睹,等到孩子吵嘴了,打架了,才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是很不對的。在孩子看來,這樣的爸爸媽媽總是跟自己過不去,整天板著麵孔訓人,他們一點也不親切可愛。
家長們應該明白,在孩子的心裏,渴望著自己的行為引起關注,得到讚許。要知道如果他們積極的行為不能達到目的,就必須采取消極的行為。假如你沒有表揚孩子的習慣,不妨現在就試一試,留心孩子在做什麼,如果他現在的表現讓你感到滿意,就馬上提出表揚。
當然,任何事情的開端都會有困難,但隨後就會變得容易起來。表揚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斷的表揚聲中,孩子的行為將發生奇跡般的變化,積極的表現會越來越多,消極的行為隨之減少。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會過度依賴表揚,其實,對他們來說,家長的表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第二,要明確表揚的目標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本身。
當孩子做錯事時,有的家長氣急敗壞地責罵他們自私、懶惰、頑皮、不聽話,但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她們變得無私、勤勞、溫順。
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須知一個人的個性是不容易改變的,家長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的孩子的行為上,事情就好辦了。家長不要說:“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說:“你幫助別的小朋友,真好。”或者換個說法:“媽媽喜歡你這樣做。”
表揚的目標指向應該使孩子本身產生積極的效果,使他們得到這樣的認識: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為了做好孩子,就不能老出錯。還應該明白,沒有人永遠正確,孩子一旦做錯事,就會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因此,這時候家長沒有必要一概指責,窮追不舍。
第三,表揚的方式要得當。
表揚,要做到具體明確,因為這樣的目的是增加所期望的行為,所以要讓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種行為受到了表揚,表揚越具體明確,孩子就越容易理解,並且重複這一行為。
比如,當孩子起床後收拾好床鋪,然後去刷牙洗臉,你表揚說:“你做得很好。”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什麼舉動得到了媽媽的誇獎,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就好些:“你起床後把床和收拾得很整齊,真是太好了。”
第四,確立表揚的目標。
表揚孩子的進步,首先要確立一個目標,當孩子的行為向這個目標前進時,既使進步很小,也要提出表揚。比如你的目標是要求孩子玩耍後自己收拾好玩具,盡管孩子從來不這樣做,但是你還要堅持不懈地重複這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把一個玩具放在玩具盒裏,表揚的時機就來了。“你把布娃娃放進了玩具盒裏,真不錯,媽媽幫你把別的玩具收起來好嗎?”又如,你跟別人說話時,孩子總是打岔亂嚷,希望你不要忽視了他,最初孩子靜靜地聽你和別人說話,過了一段時間(比如兩分鍾),你停下來跟他說一句“真乖”,然後繼續講話,這一次時間可以長些(比如四分鍾),你再來表揚他一次,這樣孩子就學會了等待。當目標達到時,一種新的行為就完全建立起來,稍許的表揚就足以使這種行為得到維持,但仍然不能完全放棄表揚。
第五,表揚要及時。
表揚還要及時,當孩子表現出了好的或者家長所期待的行為,要馬上予以表揚,而且要及時,對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
第六,表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階段。
表揚的方式還要適合孩子的年齡階段,比如對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口頭表揚能同時給他一個吻,一次擁抱或者其他的身體接觸,效果將更好。而大一點的孩子習慣表揚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領神會地向他們眨眼睛,或者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經注意到他做得不錯。因此,家長不斷地嚐試,有意觀察哪一種表揚的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更適合。
讓讚美滋潤孩子的心田
家長應當學會用讚美的話來澆灌孩子的心田,因為孩子需要他們。而讚美和喜愛常常交織在我們給孩子的信息中,我們需要區別這兩者。喜愛代表的意義是欣賞孩子本身,也就是對屬於孩子個人的某部分特質與能力予以欣賞。所以我們在這裏所使用的讚美,針對的是孩子有能力控製的事情。
若要所說的讚美對孩子真正具有意義,你就必須謹慎所說的話。如果你讚美得太頻繁,你所說的話的正麵效應就會很小。例如:你或許會說諸如“你是個好孩子”之類的話,這些都是很棒的話,但你要有智慧地使用它們。
對於明確事件的讚美,這點顯得特別真實。例如,你說“這球接得真好!”而事實上那隻是一記很平庸的接球,這句讚美的話可能就沒有起到正麵的作用。小孩子很會區別恰到好處的讚美與那些隻是討好他們的話,並且他們會視後者為虛偽的表現。
常說的隨意讚美是危險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孩子因為經常聽到這種讚美,讓他們覺得獲得別人的讚美是很自然的,並且總是期待得到讚美。一旦麵臨受批評的情況時,他們可能就認為自己出錯了,並且焦慮起來。
當然,我們要讚美自己所關心的孩子,並且要確定這些讚美是真實而恰當的。否則,孩子或許會將它當作是諂媚,這在他們看來就如同謊言,其結果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