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這又如何解釋?(3 / 3)

唐健繼續書寫著。

“空山新雨後……”

這個“新”字,又產生分歧了!

因為原畫裏,隻能分辨出斤字偏旁,這些專家們剛剛還討論出了結果,認為最合適的是斷字,意思就是停雨後。

因此,那個跟唐健懟上的老頭針對道:“那你為什麼是新雨後,而不是斷雨後!”

唐健回答:“首先,斷雨後聽起來就沒有逼格!你覺得空山新雨後讀起來好聽,還是空山斷雨後讀起來好聽?

更何況我這並不是亂加進去的,‘新’字融合進這一句詩裏,就是空曠的山野下了一場新雨,或者剛剛下了一場雨的意思!”

“嗯,這個新字,倒是有一定的可能。”

其他專家並沒有否決,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原詩到底是怎樣的?

隻能大家探討,然後根據古書,看一下能不能找到答案。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隻能少數服從多數,然後填補完整這首詩了。

唐健繼續往下書寫……

“氣晚來秋。”

這一句,沒有人反對。

因為這一句缺少的是晚什麼秋,大家一開始就認為了是晚來秋。

緊接著就是頭疼的時候了!

因為這一句詩,前麵的五個字就缺少了兩個!

其中一個甚至連偏旁都不能確認出來!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健一氣嗬成,直接寫下了這一句。

原畫裏,缺少的是明月什麼照,清泉石什麼流!

那個跟自己懟上的老家夥竟然沒有找茬了,這就讓唐健覺得有點沒意思,看來對方是怕了,不好意思嘲諷自己了。

這時,一個老師傅問道:“友,那你解釋解釋,為什麼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健指著畫,道:“這是一顆鬆樹,大家夥都能看出來吧?而古詩,講究的是對稱,工整。

後麵這一句總不可能是中流下流吧?所以我認為最適合的就是清泉石上流,而畫中什麼可以對應石頭呢?那就隻有鬆樹了,所以我覺得鬆間照是最合適的。當然,你們也可以是明月鬆上照,清泉石下流!隻是讀起來會有些別扭。”

這一番解釋,又讓這些老頭們心服口服了!

這真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沒想到一個夥子,竟然比他們這些老家夥還要厲害!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這一句沒有缺,因此唐健寫出來後,人們能佩服的就是他這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了!

最後一句,又到了難以研討的部分!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一句詩,前半句少了一個“歇”字,隻能分辨出欠字偏旁,後麵的一句就隻有王孫二字可以分辨出來,其他三個字的字跡都已經嚴重脫落模糊了!

老家夥們又很不理解……

“這又如何解釋?”

唐健放下毛筆,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背著手,道:“這最後一句起來話長,我就長話短好了!不過長話短,又怕你們聽不懂!來話長,又怕……”

劉爸無語道:“講重點!”

“好吧!”

唐健回答:“這是我憑感覺補充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