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外患(1 / 2)

而郭嘉和程昱這兩位大神卻是一言不發,程昱微閉著眼睛,捋著他那引以為豪的長髯,郭嘉一反浪子的姿態,擺出了一副正經的樣子,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周力很清楚荀彧的意思,現在的兗州並不是鐵桶一個,內有兗州原官員的離心,外有其他勢力的覬覦,比如徐州陶謙就在前段時間趁曹操與袁術大戰,留守兵力不足之際,以平定下邳闕宣叛亂為由,不但將原屬豫州的沛國和魯國納入徐州的統治,更奪取了泰山郡南部的費縣和南城縣及兩縣的大片屬地,與此同時還出兵攻略任城郡大肆搶劫。

這種乘火打劫的行為連荀彧這種老實人都在得到消息後發火了,周力當然也是非常不爽,曹操那就更不用說了,結束與袁術的戰爭後那是絕對要教訓陶謙一下的。

荀彧就是想在曹操意欲出兵討伐陶謙之前勸諫曹操暫時不要出兵,雖然他對陶謙的行為十分的反感,但他並不是意氣用事的人,他的此時的信條和當年蔣委員長的一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就周力個人而言,是絕對讚同荀彧的意見的,前世的周力就是一個喜歡穩紮穩打的人,在玩“三國誌”遊戲時也是穩守反擊的忠實信徒。

這並不是說周力就是一個保守的人,比別人多了近二千年知識的周力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眾多的奇謀妙策,以少勝多也隻是不得已而為之,戰爭的勝負最終還是取決於雙方的綜合實力,戰場上還是堂堂正正的用兵更多。

隻不過因為正規的用兵過程大都相似,所以曆史記錄也就一筆帶過,不會詳細記載。

而那些記載詳細的“經典戰例”則是因為過程的曲折複雜又是決定當時曆史走向的關鍵因素才得以留名青史的。

如果一味隻的想出奇製勝,帶來的或許不是勝利而是慘敗。

這時,看到自己左右文武截然不同反應的曹操終於開口了,這次他不再籠統的讓大家發言而直接將問題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郭嘉。“奉孝,文若之言你看如何?”

“甚善!”郭嘉說道:“出戰與否,各有其利弊。然,無論利弊如何,我等隻能為主公建言,戰於否仍由主公決斷。適才文若先生是從治政的方麵提出的建議,而軍政如雙足走路,缺一不可。主公不妨問問諸位將軍的意見。”

郭嘉話音剛落,一直在呆若木雞的眾武將們紛紛抬起了頭,剛才不過是因為幾個領頭的沒表示,他們才一言不發,現在郭嘉要曹操聽武將的意見,又怎能不讓這群好戰分子心中蠢蠢欲動,於是一道道炙熱的目光射向了夏侯兄弟和我的身上。

周力和夏侯兄弟用眼神略作交流後站了出來,向曹操抱拳行禮之後開口說道:“主公,末將想先請仲德先生為主公和諸位解說一下目前兗州周邊的形勢。”

周力再度將皮球踢到了謀士一邊,而且直接踢向了程昱的懷中。

程昱是兗州本地人,目前又主要負責曹軍的情報收集,周力的提議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加之郭、荀、程這曹營三大謀士一直與周力要好,周力也不擔心他們會有什麼意見。

而且,周力的意圖也是想探探三大謀士中程昱的態度。荀彧已經發言了,郭嘉這個鬼靈精是絕對不會事先表態的,就剩下程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