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阿力是否於糜竺談妥條件?”郭嘉問道。
“談好了。徐州拿下之前,糜家會幫我們收購糧草,我們在商言商,用財物購買,糜家以高於成本價,低於市價的價格供應,不過需要做的隱蔽。徐州拿下後,糜竺出仕主公,主公保全糜家在徐州的產業。”
“阿力,你出兵前和我說的可比這相距甚遠啊?”曹操聽到條件比預先和周力商定的要優厚有些奇怪。
“主公,這就是商人的本事。”周力打心裏很佩服糜竺,原本還能爭取好處,但糜竺還是放棄了,能為日後看不見的利益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是很需要下一番決心的。
“主公,商人善於避禍趨利。我們之前商量的可以幫助糜家打壓曹、陳兩家的條件糜竺就放棄的很幹脆,他很明白的跟我說,平衡才是王道,他不願意讓糜家成為出頭的鳥。”
“仲德,阿力剛才也說了,商人善於避禍趨利,糜竺的選擇並不出乎意料。”曹操回應道。
“這糜竺聽說還是個純良之人呢。”程昱倒是很難得的稱讚人,尤其是商人。
“說他純良倒也不錯,至少他表現出來的都是好的一麵。我們的密探傳回來的消息中關於糜竺的全都是樂善好施、與世無爭,甚至還有火神欲燒他家還事先通知他離開的傳聞。
可見糜竺在徐州百姓中的口碑還不錯。”掌管曹軍情報的郭嘉接口道。
“這些傳言也正從另一麵表明了糜家不甘現狀,否則哪來的的這些傳言!”曹操看的很準,一句話就揭穿了這些傳言的本質。
“可是糜竺還是很清醒的。”周力接口說道,“如果我們占領徐州,那曹豹家族和陶謙的勢力不可避免的將衰弱和消亡,為了對付陳家,我們必須扶植起糜家,再加上我們在徐州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達到力量的平衡。”
周力現在可不敢說什麼三國鼎立,要知道現在三國還沒影子呢。何況有了周力這個攪局的因素存在,有沒有三國還是一個疑問。
“這不是三方對抗嗎?搞不好會出事的。”程昱有些擔心。
“如果一直對抗,當然會出事。”周力回道。
“阿力應當是胸有成竹了。仲德先生,讓我們洗耳恭聽吧。”郭嘉笑著說道。
“利益!我認為隻要把我們的利益和徐州世家的利益融合在一起,當我們的利益也同時成為他們的利益之時,他們才會主動的、不遺餘力的維護這個利益。”周力終於說出了他憋了很久的利益論。
雖然周力也不知道如何詳細的敘述共同利益的好處,但周力知道,共同的利益常常比盟友更可靠。
“高!實在是高!”夏侯淵的誇獎讓周力聽起來很有些熟悉的感覺。
“阿力,你與徐州軍交過手,你估計我軍要攻下徐州需要多少兵力?”曹仁對之前的商人地位的議題沒有興趣,他關注自然就是戰爭。
周力略略考慮了一下,說:“徐州軍大約有三十萬人,和我軍不同,他們是戰兵和輔兵放在一起計算的,而我軍則完全是戰兵。
實際分為幾個部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被徐州曹家控製,約十八到二十萬,但他們的戰力最弱,除少量精銳丹陽兵外,大部不堪一擊。
剩下的兵力則以現駐紮東海的臧霸為主,十萬人左右,他們本是陶謙入主徐州時收編的黃巾軍餘部,戰力頗為不俗,但近年來陶謙和他們漸漸疏遠,我們可以拉攏,而且他們當中尚有大量家屬,都為老弱婦孺,對他們戰力影響極大。
最後就是陶謙入主徐州時帶來的丹陽兵,但這些人數量不多,大約三千人,且全部駐紮在治所,不會對我軍進入徐州有什麼影響。
還有就是各個世家的家兵,隻要我們不直接攻擊他們,他們是不會主動對付我們的。就我和徐州軍交手的經驗來看,最少不能低於五萬兵,不過這樣留守兗州的兵力就稍顯薄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