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鞠義離冀(1 / 2)

趙國邯鄲城,鞠義正看著麵前,這位手持羽扇的男子,他真的未曾想到,如此危急之時,此人竟然不顧性命危險,來到自己掌控的城池,難道這人就不怕死麼?嗯,此人是雲中王的靈將,哪怕斬殺了他,憑借異人特殊的手段,也能重新複活他。

“雖然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沒想到郭軍師,有如此的膽量,敢進敵營。”鞠義對於麵前這位郭嘉,還真是心生佩服。

“哦,鞠義,咱們可曾交戰?”

“不曾?”鞠義一愣,有些疑惑的看向郭嘉。

“咱們可有利益之爭?”

“也無。”

“那可有家仇國恨?”

“更是不曾。”這話的鞠義更是傻眼,細細思量之下,自己還真是與這郭嘉,不,準確的來,與那位異人雲中王,毫無利益牽製,要有,也隻是袁公與雲中王,爭奪這冀州之地,與自己何幹?畢竟,自己還未曾同意效忠袁公,也不算袁公治下一員。

“那你與雲中王乃同殿為臣,皆是效忠朝廷,效忠漢帝,眼下隻是袁紹自謀冀州,可與你有何幹係?”

“這……”這話的鞠義啞口無言,的確自己大還算個都尉,與雲中王也算是同殿為臣了,當然也同樣效忠於漢帝,故此鞠義還真是心中自喜,無法反駁對方的話語。

“鞠義,袁紹為人,你也清楚,乃是圖有虛名,有違四世三公袁家之誌。袁術為他親弟,尚為利益之爭,使得兄弟不睦。冀州韓馥乃朝廷委任,雖出自與董卓之手,但也有漢帝的親封。袁紹不顧朝廷的威嚴,迫使韓馥相讓,更違背韓馥當初保舉之恩。於情不合,於理不合,更是不尊聖上之威,如此不忠不義,可被下唾棄,怎能擔任冀州之主?”

“呃?”原本被鞠義看到的袁紹,怎麼到了郭嘉嘴裏,變成了不忠不義之徒,這等話語雖然得新奇,但是事實就擺在他的麵前,鞠義根本無法反駁。

“鞠義,你呢?你若是如此之徒,能得到冀州百姓認可,能得到聖上的準予麼?”

“這,鞠義不才,不敢有如此所想。”

“那鞠義何想?不防與我直言,我也聽聽素來以治兵揚名的鞠義,到底是如何之人?”

“郭嘉,莫要欺我,鞠義雖然不才,也知道地君親師之本。韓馥,我本欲要相助於他,可是韓馥事事與我違背,可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試問你家主公不信於你,你又該如何作為?”

鞠義算是聽出來了,這郭嘉雖然的是袁紹袁本初,可是話語之間,皆是敲邊鼓之意,全是針對自己而來,怎能不令他感到憤怒?

“哦。韓馥中庸,不是明主,鞠義退於他的麾下,可為是有識人之名,那你觀冀州,誰可為明主?”

“袁,願聽郭嘉之言,鞠義也好洗耳恭聽。”

伸手不打笑臉人,看到郭嘉毫無異樣,依然如此和煦,帶著真誠的看向自己,鞠義也不好翻臉了。

原本想是袁紹,可是想到剛才郭嘉口口言之,袁紹乃是不忠不義之徒,自己若是支持於他,不也成了不忠不義之徒?不是被人家笑話不成?

好在鞠義腦袋也靈活,直接把鍋甩了回去,看看這郭嘉之言如何?難不成郭嘉這臉大,自家的主公是明主吧?

郭嘉心中微微冷笑,這鞠義倒是十分的聰慧,可惜此人善於治兵,確無眼識。世人皆知,當初他跟隨袁紹,與公孫瓚長久交戰,各方互有勝算,因最後一戰糧匱而敗,後來麴義因自恃有功而驕傲放縱、心懷不軌,最終被袁紹斬殺。

這裏麵的心懷不軌四字,可是大有文章可尋,鞠義投靠袁紹,莫不投靠的是劉和,劉和乃是劉虞之子,鞠義向來對劉虞十分佩服。袁紹掌控劉和之後,便事事掣肘,暗中監視。最終劉和更是不知所蹤。

不知所蹤?哼,正是因為鞠義與劉和聯縱,欲要反叛袁紹,自立一部掌控幽州,才被袁紹斬殺了。

“公孫瓚,素來勇猛,而且討伐董卓大有功勞可言,如今更是被朝廷表為薊侯,是否可為明主?”

“哼,郭嘉之言,鞠義不敢讚同,此子乃是狼子野心。劉刺史對他萬分器重,他卻夥同袁術,扣留劉虞其子劉和,強占派遣之兵馬。要知道劉虞刺史,乃是漢室宗親,他如此枉顧,可見其人乃是宵之徒,浪得虛名者。”

“哦,那就是,你也認為公孫瓚此人,乃是與袁紹一丘之貉?”

“這,”

“那劉虞刺史呢?郭嘉不才,倒是認為劉虞刺史,可掌冀州、幽州,乃是青州、兗州等地。若是劉虞刺史能有如此雄心,隻怕漢室江山有望,董賊必定心中惶恐不安,屆時我北方將士一心,直搗長安之地,斬殺董卓亦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