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冀州風雲【四】(1 / 2)

高幹沉默了,沉默並非全是因為荀諶,大部分還是因為董昭之語,循循善誘,切中厲害,高幹如此聰慧,怎能看不到袁紹失利於冀州,就算重新占據冀州,也得不到民心。

荀諶、沮授、郭圖,審配等人,再加上這董昭,冀州的文士也好,當地富豪也罷,都已經開始偏向於雲中王,整個冀州的民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都在慢慢的向雲中王靠攏,袁紹就算也擁有百萬大軍,又怎能逆而為?

時地利人和,皆是不占,民心更是徹底喪失,得民心者得下,這不是一句空話。《孟子·離婁上》有言“得下有道,得其民,斯得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高幹心中徘徊難斷,心中亦是難以取舍。

一時間大帳之中,一片安靜,鴉雀無聲,身後的高柔看著兄長,又看了一眼董昭,未曾開口打擾自己兄長,他知道兄長此時的心中,必定是難以做出決定,不知道兄長究竟會如何決斷此事?

“董昭,雖然你得不錯,但是我高幹,還是不能答應於你,友若?哎,轉告荀諶,他日戰場之上,我們各憑手段,就算我高幹死在他手,也不會心中有一絲怨言。”

“元才,不必如此魯莽,便匆匆下定決斷,你可敢與我一賭?在決定你的決斷,若是我拜,雖然不可能服雲中王,全部撤退冀州,但是我之饒陽一路,絕對不會再謀河間一地,而且你高幹之軍所到之處,我路大軍將會退避三舍,絕對不與你們交戰。”

“哦,何賭?”高幹眼睛一亮,沒想到董昭還有這樣的法,這究竟是對方太過自信,還是心中擁有十足的把握可言?足以令高幹心中升起興趣。

“十日,十日袁紹絕對不會能歸回冀州?甚至渤海一地,都不可能踏足一步。”

高幹眼中閃過一絲精芒,心中頓時一緊,難道公孫瓚已經與異人聯手不成?還是對方得到情報,袁公要占據青州,放棄冀州的擁有?

無數的個念頭,在高幹的腦中盤旋,更是讓他極為頭痛,想了想還是抬頭看向董昭,衝著他緩緩的開口道:“若是我輸了,又該如何?”

“元才,你心中自然知曉,何必讓我親自出?帥你部之軍,投靠我雲中王吧。也好與友若,以及我們一起共事,為下謀福,何不快哉?”

本想開口拒絕的高幹,看到董昭一臉真誠之色,沒有由來的心中一暖,暗讚此人雖然嘴毒,卻不失忠義之風,故此衝著對方輕輕的點頭。

本想再次開口拒絕,卻見董昭哈哈大笑,轉身快步而去,邊走邊開口道:“既然元才已經答應,十日之間,你我便開啟免戰牌,等待袁本初的消息到來。”

“你,”

高幹見到董昭快步離去,也知道這是對方設計自己,自己點頭本是不由自主之舉,卻被這董昭趁機認為答應此事。

“兄長,你”一旁的高柔自然看出,自己兄長根本不是答應賭博之事,急忙欲要上前辯解,卻被高幹伸手攔下,衝他微微搖首。

見到董昭快步離去,高幹這才回首衝著高柔道:“算了,若是袁公不能回歸冀州,我等隻怕戰死,也是孤魂野鬼,還不如自己尋找機,投了,投了那雲中王也可。若是那雲中王不值得我們輔佐,莫要我了你我還是星將,可另選明主為臣就是。”

高幹搖搖頭,算是無奈至極,不過想到能荀諶等人共事,哪怕是在那異人的麾下,也算是有誌同道合的友朋,故此心中還是欣然向往,心中便不再糾結此事。

“兄長,可是十日之內,咱們未曾動手?逢紀會不會?”

“三日後,告訴逢紀,公孫瓚有異心,隻怕與敵人暗有協定。”

“兄長,你怎能通傳假情報?這”

“並非,就算公孫瓚與那異人,沒有暗中私議,也有謀冀州全地之心,想必不出兩日,從袁公進入青州之後,便可輕易看出結果。荀諶與這董昭,皆是看出這一點,難道逢紀會看不透麼?隻怕我等不,逢紀也會自有調動。”

關靖、範方率隊,三萬兵卒直接進駐蒲陰,根本沒有受到絲毫的抵抗,這令範方心中有些警覺,不僅衝著關靖開口道:“長史,眼下似乎敵人毫無防備,我等前行是要心一些。”

“心什麼?範方,你可知刺史嚴政正在盧奴被圍,故此我推斷敵人,定是欲要在我等支援之前,攻破盧奴斬殺刺史嚴政等人,若是刺史嚴政被斬,你我皆逃不出問責之罪,我等有臉麵去見伯珪?”

關靖十分不滿此人的膽,而且好像事事與自己掣肘,原本身體已經十分的疲勞,可是心中大有賭氣之態,故此欲要直接出兵支援盧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