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前言:這個文是三年前就打算寫的,也確實寫了二十幾章,後來被斷更很久,因為看了前麵寫的感覺各種奇怪,又懶得大改,如今終於下定決心大改重發,算是給十七歲的自己一個交代,和給剛奔三的自己一個開端,做事一旦開始還是堅持做完比較好。依舊是爛俗的穿越,因為最初設定是這樣,算純演義同人加上自己的杜撰。表示當個消遣看看就好,妹子們如果喜歡某相,還是希望多看史料,諸葛亮文集,傳記之類充滿正能量的書籍,畢竟曆史上的諸葛亮本人遠比演義裏的形象要有魅力的多,而且能接觸到一個更為真實的他,以上。

第一章

馬筠跟她的本命結緣於初三,那並不是一個很浪漫的背景,火藥味濃厚的時節,老師像獨白一樣講著出師表,然後放了94版三國的出師北伐

講課文的時候,馬筠嚴重走神,仿佛看到一個堅毅的背影,步伐沉重而堅定。她想叫住他,卻猛的驚醒,發現自己正可笑地做著白日夢,做得淚流滿麵,莫名其妙的難過,她覺得可能是壓力過大了。於是立即調整心情坐等老師放視頻。

花癡大概是十四五歲姑娘們的本性,馬筠立即被片頭裏某大叔的標準照片俘獲,並對同桌宣揚:太帥太有愛!同桌當即嘲笑她是大叔控,她表示自己是絕對個很有品位很有追求的大叔控。

於是初三的暑假她終於讀了三國。她不是個愛看名著的人,四大名著她隻對西遊記熟,但剛讀三國時她便很快投入,喜怒哀樂都隨文字變化,她有時覺得自己已卷入曆史波濤中,身不由己。於是她對朋友說:“羅先生太有才了!”後來看了完整的電視劇,並越來越深地陷入某大叔的無窮魅力裏。但不論電視還是書籍她總看到一出祁山節節勝利那裏便不再看了,因為她覺得諸葛亮一定能“興複漢室,還與舊都。”然後歸隱山林,餘年還做逍遙自在隴畝民。但被父親教訓示:做人要有始有終,既然看了就好好看完,有些事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好,曆史也不能憑著喜好杜撰。

她依言看完了,第一次看到五丈原那裏,她哭了很久,之後,開始慢慢地接觸史書,硬著頭皮去讀文言文,更多的了解這個叫做諸葛亮的人。

馬筠依舊是個花癡,隻不過隨著年齡大了,了解深了,也分清了自己喜歡的是曆史上的那個人還是現實中的那個演員。於是花癡就不限於對著劇照咧嘴笑,還能看著雕像和畫咧嘴笑,或者僅僅看著複拓版的遠涉帖笑上好一陣。

其實馬筠剛接觸電腦的時候連輸入法都不會換,鍵盤上找了半天打了拚音百度著他的圖片書籍視頻,高中住校不能每天回家,就用新買的打印機一口氣打了幾十張大彩圖,很不幸的,把打印機搞壞了,於是她很心虛去上學很滿足地在學校一遍遍翻著圖給自己打雞血衝能量。高三一次語文課,那個一直被她認為是憤青的語文老師課上放了罵死王朗的片段,並毫不掩飾崇拜之情地跟大家說:你們看這才叫口才這才叫有才!馬筠立即表示對該老師改觀,並覺得第一次遇上覺悟這麼高的老師。課後同桌無奈吐槽:你知道麼,從你家丞相出鏡頭起,你那嘴就沒合上過,麵部肌肉還好麼?馬筠麵不改色回答:習慣了。

高三暑假家裏出了大事,曾一度讓她差點崩潰,每每挺不住的時候就想著本命當年如何從琅琊陽都的少年成為千古名相,她雖然沒本命那麼強,也不能孬得一蹶不振給他丟臉,短短兩個月經了生離死別,嚐了人情冷暖,馬筠還會跟人很開朗的笑,跟母親說別怕還有她在,夜裏躲在被窩裏哭完腫著眼看諸葛亮集徹夜睡不著覺。

大學以後有了自由的時間,她得以去一些跟他相關地方,隆中,赤壁,五丈,沔陽。

沔陽現如今改名成勉縣,汽車站離三國廣場很近,於是她下了車就步行過去,對跳著廣場舞的大媽們投來的眼神表示無壓力地長時間保持仰視姿勢治療頸椎病,並以非常真摯的笑容表達對那尊三十多米高的雕像的深深愛意。

當晚宿在廣場旁,第二日一早打的去了武侯墓,趕著廿八那個日子。金秋十月,桂花開得正好,武侯墓旁雙桂留芳,她或在塚邊撫著青草表白順帶求安慰,或者坐到古柏下的木凳上靜靜看著他,再或者繞著塚走走停停念叨念叨出師表,就這麼呆了一天,直到工作人員清場了過來提醒她:“您好,要關門了。”她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出了大門,夕陽正好,定軍的草木香氣在暮色裏越發濃鬱。

在布衣山居解決了晚飯,躺平在床上很快就迷迷糊糊,朦朧間還極為滿足地想:他就在離我這麼近的地方,明天去相府,順道看看孟起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