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站隊了,可是哪能這麼容易?何力默默抽了幾口煙,平靜地盯著李達誌的眼神:“老兄為人有底線,這一點是我最欣賞的,如果你能保持這一點,今後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的。”
李達誌知道,需要自己做出承諾了,對這一點他還是很有信心的:“我和你一樣寒窗苦讀十餘載,學到多少學問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人!不管處於什麼地位,心中有敬畏!肩頭有擔當!得之我喜,失之我命,從不怨天尤人。”
何力心頭一喜,自己體製內的盟友,穿警服的多,懂經濟的少,這難免有點局限性,像李區長這樣又修養的人正式自己急需的。
“說得好!心中有敬畏,肩頭有擔當!李老兄原來是深藏不露啊,佩服!”
何力頓了頓,又很平靜的說道:“你剛才問我應該向誰彙報工作,我個人覺得,從長遠來看,你是負責政府口的,那就專業對口向市府多彙報嘛。這也符合業務原則,不顯山露水,外人又能說什麼?”
李達誌眼神一亮,何力替自己把坊間輿論都考慮到了,這才是真正合作的態度:“那我明天就向市府主要領導彙報一下工作,嗬嗬,對南郊新區,我還有一些想法主要請示領導。”
咦?何力不由心中一動,南郊新區可是自己最看重的地方,難道李區長還有什麼妙策?“李老兄,因為一些原因,南郊新區現在是薑市長代表省裏直管,你對那裏的發展有想法?”
“當然有!我記得你的分工中就有南郊新區,這很奇怪,我暗中觀察了一下,那裏的投資有你的影子。”
何力點點頭,合眾公司的事瞞不了有心人,自己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
李達誌看何力承認了,這才鬆了一口氣:“不出意外,你在那裏有大動作,而且是對古城都影響巨大的大文章,我是搞經濟的,一個地方經濟要滕飛,投資是硬件,但是,軟環境也很重要,這兩者缺一不可。”
“哦?您說說看。”何力期待地看著李達誌。
“軟環境的概念比硬件還要複雜,但是首要的就是要有配套的人才。這個人才不一定是什麼碩士博士,而是熟練的技術工人。新區要生產,就需要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
何力眼神一亮,不得不佩服專業的人考慮的就是專業,有基地沒有熟練的工人也是白搭:“我們應該怎麼做?”
李達誌胸有成竹:“古城學院眾多,技術力量雄厚,但是專業的培訓卻很少,我準備把區裏下崗的職工和畢業沒有找到工作的人集中起來,進行專業化培訓,這樣可以解決突出的就業問題,功德無量啊!”
何力深有同感:“這就是萬家生佛的好事情,既解決了就業,也給企業幫了大忙,其實還可以擴大培訓範圍,銷售管理都需要精英人才,職業培訓可以做出大文章!”
兩人越談越投機,對職業培訓的話題深入到政府補貼和企業提前介入等方麵,事情的可操作性變得觸手可及。
時間不長,李區長的辦公室變得煙霧繚繞,兩個老煙槍晚飯也忘記吃了,聊得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