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患者是實驗品(1 / 2)

院長和主任們紅著臉,主任們聽到辛酉的話,覺得患者不是他們想象中那麼的好救治,所以臉紅;院長是覺得對不起那些年輕的大夫,醫院的效益不太好,要養活的人太多,以前對那些年輕的大夫太苛刻了。

院長也是沒有辦法的,醫院的大夫本來給錢是應該的,那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醫院的收入要養活一些雜七雜八的人,而且都是一些不可能開除或是不能開除的人,縣醫院每個科室八個大夫,十幾個護士,住院的病人不多,臨床上的醫護人員本來就超標,但是他們都在賣力的工作著,不像醫務科的那些人,都是什麼事情不幹,整天的端著茶杯聊天,而且嚴重的超標,竟然比醫護人員的數量都多。還有醫院以前退休的老人手,那些人都得好好的供養著,他們患病都不在自己的醫院治療,都跑到市裏或是省裏去治療,有的人給自己的家屬用他們的醫療卡,難道都七八十歲了還要生孩子來月經嗎?回來後不給報銷醫療費,他們會整天的鬧騰,連醫院的正常工作都無法進行。

醫院的賺的錢都是要給縣財政上交的,醫院隻要每年給財政和衛生局交夠規定的錢款後,財政才會發工資;院長被上麵的人逼的沒有辦法,隻好在醫院裏也規定,各科室每月必須交夠多少錢,才可以領到工資;為了減輕大夫們的不滿情緒,多餘的錢會在科室裏分紅,這才平複了大夫門的不滿,但是競爭的壓力也就更加的大了。

縣財政每月給醫院的人發工資,好多的錢不是被上麵截留了,就是被一些院長都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個手下的人給領了去,而且不是一兩個人領錢,竟然有八十多外編人員領取錢財;衛生局的人都是大老爺,什麼事情都是從醫院要錢,不給還不行,他們三兩天的來檢查,不僅影響醫院的正常工作,而且還要花錢吃喝,醫院每年申請更新設備,購買儀器的款項都批不下來,衛生局的答複是財政不給錢,財政又說錢給了衛生局,之間扯皮的事情太多了,買個脫脂棉花才十幾塊錢的事情,衛生局那邊招標采買回來就翻了幾倍,有的直接就是幾十倍,藥價高了,患者到大藥房買,醫院住院的病人花錢多了,那還不如去市裏或者直接到小診所去治療。

醫院真正工作賺錢的大夫幾十個,他們卻要養活七八百閑散人員,甚至更多;一線的年輕大夫,每天按時的上班,還要不時的值夜班,一周才休息一天,每個月的工資才960元錢,因為有處方權,開藥的時候稍微可以賺點提成,在加上科室每月的獎金,所以他們的生活還過的去。

最可憐的是那些轉科人員,他們都是本科畢業,縣裏的醫院不想來,市裏的醫院沒有關係和錢根本進不去。隻好來到縣醫院,來了之後不是說你的學問高就可以看直接看病的,而是先要熟悉醫院的業務,所謂的業務,那就是每個人要先到各個科室學習三個月,這一圈學習下來,也就過了一年了。不管你以後想搞內外科,還是其他的,都必須這樣做。一年後,本人自行選擇一個科室,看你專門搞那一科,選好科室後。

自選科室時間的長短那就要看你的腦子靈不靈性了,不開竅的人,那麼你就直接被發配到急診科,那裏的人都是混日子,沒有輕鬆的病人,賺不到輕鬆的錢,根本沒有人去指點你或是帶著你看病,來的病人都是急症,一個疏忽,肯定是死,那麼你在醫院的名聲也就不好了,每個人在輪到自己值班的時候,都是要在家裏“燒香”,祈求滿天的神佛,不要讓自己遇到急診的病人,就算是遇到了,連看到不看,也不會先處理患者的急症,直接就讓患者轉院治療,一般患者都會死在路上,今天出門沒有燒香的人,晚上也許會遇到家屬將死人送來急診,那你的名聲也不好,雖然你沒有用藥治療,但是別的人不知啊!所以,在辛酉沒來之前,急診科成了醫生的禁地,沒有人願意來急診科。這裏都是醫院流放那些沒有門路,醫術不太專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