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通過這幾天的偷聽,已經簡單的把她現在寄居的家庭環境弄的明明白白現在是1962的年底,因為是冬天所以現在的大人並不是很忙,不過每天也有很多事做,男的打支(柴火)、狩獵、割草、攏田(12月——2月不能種植)村裏麵組織的一些工作(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全國的工作分為工人和農民,工人依靠工作領取工資,農民在人民公社的領導下,以大隊為單位,集體勞動,例如種田、挖溝渠,當時的農民稱社員,依靠勞動來賺取公分,依靠公分來獲取藥物等物品),女的:喂家禽,照顧一家老小,一堆雜事;
李玥的父親名叫李安,母親名叫張翠花,大哥李鋼(過了年就10歲了),大姐李芳(過了年6歲,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因為家裏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兒子意味著傳承,所以大姐的生活很艱苦,不僅身體方麵飽受摧殘,精神上也備受欺淩。李玥已經預料到自己出生以後,來自性別上的歧視)。二哥李強(過了年2歲),還有一大堆的堂姐弟。
農村很少分家都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生活居住,所以奶奶趙三是當之無愧的家中掌權者,包括所有糧食的分配,公中禽畜的喂養,自留地的種植等等;爺爺張大海總共的有三個兒子,一個閨女,分別是大伯李健,二伯李樂,爹爹李安,小姑李小丫(小姑嫁的村子叫上河村,離鄉裏麵就隻有不到半個小時的距離,比李玥所在的小灣村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
小灣村大約有20多戶人口,每戶20人左右(大部分以小孩居多),每戶的勞動力十分有限,所以經濟條件並不好,除了農忙的時候才能吃飽飯,其他的大部分時候都是清湯寡水,老人骨瘦如柴,小孩麵黃肌瘦,就連成年的勞動力也是滿臉憔悴。
李玥每天利用有限的時間汲取僅有的一丁點營養水分,和張翠花簡單貼心的互動著,也不幻想著什麼母愛如水,父愛如山之類的場景了,隻期望奶奶不苛責刻薄地對待她,媽媽不嫌棄她就萬事大吉了。
現在想想在現代的生活真是甜蜜幸福呀,從小到大作為標準90後的獨生子女,就沒幹過什麼活,雖然家裏的家庭條件隻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媽媽從來就沒要求過她必須幹什麼什麼,錢財方麵更是不曾克扣,對自己也是百般嗬護,十分疼愛,從來沒拿自己和別人攀比過什麼,每次媽媽給自己打電話,問的最多的從來都是這個星期按時吃飯了嗎,多吃點有營養價值的綠色蔬菜,早餐一頓都不能落,李玥每次都是回答的好好的,但次次陽奉陰違,隔兩個月就會給自己的卡裏打3000塊錢,從來都是事後才告訴李玥,因為媽媽知道如果電話裏問女兒缺錢嘛,她口是心非的女兒從來不會承認的,(即使李玥窮的啃泡麵)而且媽媽還怕傷害到李玥的自尊心,怕李玥就算明知道卡裏有錢,也為了自尊硬挺著!每次都略帶刺激的說你這個心高氣傲的大小姐,可別吃的還不如我這個小市民,生活在光鮮明亮大都市的小白領,還不如我這個鄉土氣息濃鬱小縣城裏麵的老年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