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花姑子(1 / 3)

華山腳下,一處簡陋的茅草屋中,少女欹坐床邊,微微欠著身子,望著床上昏迷不醒的少年,輕聲喊道:“幼輿,幼輿!”

少女約莫十四五歲,身形窈窕,膚色白皙,芳容韶齒,容貌殊為清麗,又兼穿著一襲粉色長裙,光輝映射之下,周身流光閃灼,幾似是天上仙娥,不染一絲煙火氣。

床上躺著的少年年紀也不甚大,約莫弱冠年紀,寬額方臉,鼻正眉直,雖然說不上有十分英俊,但眉梢眼角也自流露出幾分英武剛毅,頗能引人注目。此時他雙眸緊閉,臉色白得嚇人,像是受了什麼重創。

少女見少年不應聲,又喊道:“幼輿,幼輿……”

喊了許久,床上少年才微微哼了一聲,整個臉孔扭成一團,似乎在忍受著什麼痛苦,慢慢睜開了眼睛。

少女喜道:“幼輿,你覺著怎樣?”

少年眯著眼睛,看了看房內擺設,又看了看少女,臉上神色一片迷茫,嘴裏含糊不清道:“這……是哪兒?你……你是誰?”

少女一愣,回道:“我是花姑子。”

少年呢喃道:“花姑子?……好像很熟悉……花……姑子,……我……我又是誰?”

少女急道:“你是安幼輿,你……你不記得了麼?”

少年怔道:“安幼輿?”轉而道:“不,我不是安幼輿……我叫……”思索半晌,臉上忽然露出恐怖至極的神情,瞪著雙眼道:“我叫什麼?我怎麼……什麼都不記得了?我……”說到這裏,立時想要坐起身子,然而還沒坐起,又重重倒了下去。

少女忙道:“幼輿,幼輿……”

少年不答,口中隻是喃喃自語:“我不是安幼輿,不是安幼輿……可……可我是誰?”嘴裏說著,又複閉上了眼睛,陷入昏睡之中。

少女大急,忙伸出右手,探在少年鼻端,隻覺氣息雖然微弱,但卻還算均勻,才略略放下心來。

此時門外正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漢,聽見房內動靜,立時推門走了進來,問少女道:“怎麼樣,姑娘?幼輿醒了麼?”

少女回道:“世伯,才剛醒了一會兒,不過又睡了過去。”

老漢焦心道:“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少女本來也是愁眉不展,但見老漢如此憂心,卻強自舒展眉頭,笑著寬慰道:“世伯,你放心,不會有什麼岔子,再過兩日隻怕也就好了。”

老漢點點頭,臉上憂色略略紓解,躬身道:“如此就有勞姑娘費心了。”

少女笑道:“世伯何必客氣?此乃侄女分所應當之事。”

老漢又點了點頭,正要轉身出去,忽然停下了腳步,轉頭問少女道:“姑娘,老漢有數事不明,不知能否見告?”

少女道:“長者垂詢,自當奉答,世伯何須如此?但問無妨。”

老漢問道:“姑娘究竟是何方人士?又如何與犬子有舊?”

少女聽了,一時怔住,似在斟酌言辭,半晌才笑道:“世伯,侄女也是渭陽縣人,數年之前,家嚴為歹人所擒,適蒙令郎援手,方才逃出生天。家嚴感激之下,曾請令郎一赴寒舍,聊奉卮酒,是以和令郎相識。”

老漢又問道:“當日尋到犬子之時,屍體無溫,氣息俱絕,姑娘又怎有如此仙術,得以生死人而肉白骨?無乃仙人乎?”

少女笑道:“世伯,侄女並非仙人,隻因家嚴閑居無聊,久研醫經,頗得內經三昧,侄女承歡膝下,亦曾略受點撥,當日令郎呼吸雖絕,但神氣未散,尚屬可救,實是內經之旨,並非仙術。”

老漢恍然,躬身道:“原來如此,那一切就仰仗姑娘了。”心中煩悶,也不等少女回答,轉身走了出去。

少女見老漢離開,臉上笑容漸漸消散,轉身又坐在床邊,望著床上少年,輕聲道:“幼輿,你可知道,家嚴為了救你性命,不惜趕赴幽冥,在閻羅殿前苦求七日,方得閻羅王答允,以家嚴一命換你一命,你……你可別出什麼岔子才好……”說完,眼中淚水簌簌滑落。

………………

三日後。茅草屋前。

少年坐在竹椅上,望著夕陽銜山,天邊一片雲霞,神色惆悵而又迷惘,心裏喃喃想著:“我究竟是誰?這又是什麼地方?”

他通通不記得了。

在此之前,或許他曾無數次幻想過,要是能夠忘記,忘記一切,忘記所有煩惱憂愁,所有苦痛酸辛,該會是何等幸福,然而真正忘記了,卻才發現並非如此。失去了記憶,他將再無憑依,就像是一片無根浮萍,生與死,都已無足掛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