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回到耀京後不出盧直所料,因為科舉之策的決定,本來已經穩定的耀京又一次變成了開水爐,表麵不敢反抗大軍在手的川神秀,暗地裏,那些習慣了不用競爭就待在社會頂點的權貴豪族之家中,已經物議洶洶。
隻不過,川神秀也不是獨立支撐,往日的老冤家樞赤蓮堅定地站在了她一邊,連帶著北地十八諸侯的大部分也站在她這一邊,一些與她走得比較近的勢力,比如藤師一族,咬咬牙也是站在了她這一邊。
因為這位準輔政大臣在打開底層上升通道的同時,也為這些支持者保留了一份額外的利益,那就是“議會”。
議會對盧直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也作議院,是藍星許多“民主”國家掌握了立法權的最高立法機關,有監督行政權運作的權力,並有一定的國策否定權。
在耀朝這玩意兒完全是個新生事物,它的出現,也為許多諸侯、貴族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國政操作窗口,原來,還可以通過君主立憲這種方式限製皇權的同時,保持自己的權力,而且,這種方式還能為自己帶來更穩固的地位!
以往的皇權專製使得貴族領主也好,豪門大戶也好,士族門閥也好,所有權力在理論上都是出自皇帝,這導致皇帝實力隻要足夠,就有充分的理由和借口對付這些臣下,剝奪他們的權力、財富、地位乃至生命,都隻是一紙詔書的問題,這也讓臣下深刻恐懼於伴君如伴虎。
如果議會建立起來,就相當於貴族階層有了自己的一套組織方式,原本分散的階層力量就能組織起來,和皇權分庭抗禮,真正有眼力,有氣魄,懂得長遠考慮的諸侯,雖然在抉擇時會很痛苦不適,卻最終還是會站在川神秀一方。
這也是川神秀代替皇室作出的妥協,在耀朝現在事實處於諸侯割據的情況下,耀朝的權威已經在百年割據中喪失殆盡,皇帝的威望也名存實亡,想要重新統合起來,恢複昔日盛世人心,比重新統一天下更加困難,不經曆極其血腥的殺戮和長期的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在盧直到來之前,川神秀曾經就準備殺出個太平盛世,從主神空間獲得諸多獎勵的預期讓她有這個底氣。
但在盧直到來,並與她說了許多腦洞大開一般的製度、措施、計謀等等後,她的眼界也被打開了,皇帝必須至高無上的想法也被衝淡不少,或許,不通過殺戮,而是通過合理的利益再分配,能夠慢慢彌合已經分崩離析的天下,同時也能保住川神氏的榮光。
畢竟,耀朝人除了少許異民族居民,無論權貴還是民眾,都是同源同種,戰爭也好,起義也好,都是因為利益分配問題而產生的,弄個議會之類的東西,讓人們在會議中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似乎比打仗強很多。
再加上她現在大軍在握,實力算是耀朝軍閥中最強的那一檔,無論科舉還是議會,都有武力為底氣。
更重要的是……堂堂寧國公主,未來的輔政大臣,現在是個負翁啊,盧直那邊的積分好借,可川神秀看著自己越背越多的債務,也是很心煩的,早點搞定國政,她也就用不著總是借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