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中醫當興(1 / 2)

一同和寧采臣過來的還有張明凱爺孫兩人,中興會內提前安排好的員工有五十多人,主要是負責安保客服後勤等種種職務,關於考核這方麵則是需要這些中醫老前輩上場。

接下來等招募到足夠的人才,便開始組建研究室,這也是最耗錢的一環。

但是等研究室組建成功,中醫協會的核心部分才算完成,隻有做到盈利能大家能夠賺錢,大家才會對中醫事業有信心。

超人還是沒飯吃甚至連內褲都沒得穿,他哪裏還會整天飛來飛去拯救世界?早就加入了邪惡勢力享福去了。

中興會舉辦的第一天,來報名參加的一共有四百多個,但是成功加入的卻隻有八十多人,其中還有二十多人是受邀過來的老前輩。

中興會的嚴格審核,讓一些無能之輩和懷著小心思的人都知難而退,被吸納進來的也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至於這些人的醫德如何,一時半會並不能摸清楚,但是一旦發現有害群之馬將會直接驅逐打入黑名單內,永世不得為中興會所錄用。

等第一天結束,當天晚上寧采臣便把那些應邀過來當做管理的人才聚集到一起開了一個大會,會議內容便是關於中興會的發展道路和內部規矩建設,並且讓眾人提出自己的建議。

按照寧采臣的思路,中醫要自救,更需要足有的民心才能夠慢慢死灰複燃,這個期間首當其衝的幾點便是清理中醫害群之馬整頓行業風氣。

為此中興會直接拿出三千萬資金,先建立一個監督部門,一來是監督中興會內部二來則是歡迎各位中醫同行揭發檢舉那些害群之馬。

二來便是商討一個完整的考核製度,不允許任何人渾水摸魚進入中興會,要做到寧缺毋濫。

三則是成立研究室,由中興會成員自願成立研究小組研究中醫產品並且和中興會提出申請,如果他們的申請可行將會得到中興會撥款,當然作為代價他們的研究成果君藥公司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價格不得低於市麵價格。

四來便是以各種方式發展中醫,比如中興堂的中醫養生或者邀請各路專家開免費的健康講座以及義診等,在民間以這些最實際的行動來一點點攢積民心得到口碑。

最後便是等條件成熟了開始建立最專業的中醫大學,如今太多的學校有中醫係,但是那些老師本身醫術就不算出色,到頭來不少人學個一知半解最後成了庸醫。

寧采臣在會議上提出了一大堆自己的思路,贏得不少老前輩的讚賞,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自己的觀念,然後都被歸類到計劃書之中。

這些最重要的東西都會成為中興會的發展方向,等某天能夠將以上這些全部實施了,也就是中醫振興成功的那一刻。

第二天,入會的人數比第一天多了四倍,眾人都是手忙腳亂折騰到下午才算弄完。

等到了第三天,人數變得更多,好在臨時開會已經將審核機製完成使得審核流程省事不少,大量中醫精英的湧入讓張明凱一等人是笑得合不攏嘴,都恨不得住在中興會裏。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這麼一份希望,他們如何能夠不開心?

相對另外一邊的美人泥,也在市場上賣得紅紅火火,上市半個月的業績幾乎讓整個公司興奮到發瘋,華夏所有一線二線城市中的銷量都極其火爆,銷量在同類型高端護膚品中穩居前三。

作為一款新產品上市能夠火熱到這個程度,隻要不出現什麼大問題,經過數年時間累積粉絲並且發展一個係列的產品出來,必然可以成為一個不朽經典。

他們現在絲毫不懷疑君藥公司有進入華夏前五百強企業的實力,或者說給君藥公司足夠的時間,世界前五百強君藥公司都能占據一席之地。

一向冷靜沉穩的林妙蘭看著電腦上的銷售業績報表,不由得都驚歎一口氣,即使這份業績早就在她的預料之中,可是親眼看到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而且這份報表是按日為單位,上麵的銷量是一天比一天高,顯然是先買的發現效果不錯又推薦身邊人去買,形成了口碑效應。

如此一來,美人泥要成為一款經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段時間已經有好幾家國外的大企業聯係過她,願意出重金買下美人泥這個品牌。

不過卻都遭到了林妙蘭的拒絕,即使他們開出來的價格高的驚人,林妙蘭也不去理會。

殺雞取卵,這種事情她不可能去做。

美人泥如今就是一塊金字招牌,等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自己借助美人泥的名氣再打造一個係列的產品出來,讓君藥公司在自己的手上綻放出讓世人驚豔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