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竹春節臉一紅,把頭扭朝一邊。
“什麼事?”許雲海看到竹春節臉紅了,一定有什麼好事,遂好奇寶寶樣的問。
“關你什麼事?”竹春節瞪了許雲海和笑嘻嘻的許世昌和夏國忠。
“父親,夏叔你們說說吧!”
“不準說!”
“哈哈哈……”看著竹春節這憨態可掬的樣子,夏國忠和許世昌被逗得哈哈大笑。
……
“怕什麼,那是過去的事了。”夏國忠道。
“隨你們便!”竹春節道。
“你說還是我說?”夏國忠道。
“你說吧!”許世昌道。
“老土匪,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問!”
“你現在知不知道什麼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夏國忠道。
“當然知道!”
“那你說說!”
“說就說,怕你阿?”竹春節打了一張牌後接著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本義是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典故裏是這麼說的‘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眾諸侯王從鴻門戲水之下,各就各國。漢王劉邦原本就有十萬人馬,因項羽嫉妒他的功勞太大,怕他兵馬多了,威脅自己。因此奪走七萬,隻給了三萬。但因劉邦心胸開闊,待人寬厚,臨行前,楚霸王和其他諸侯國的士兵,凡是敬仰劉邦的,又偷偷跟著跑來的也有好幾萬。劉邦就統領這些人馬兵丁,高舉寫有“漢”字的旗幟,從今長安縣杜陵以南進人蝕中,即子午穀之子午道,經寧陝、石泉、洋縣等地,到漢中就國。張良本是奉韓王成之命;送劉邦到關中的,理應隨劉邦到漢中。可是項羽有意拆散劉邦的力量,要張良回韓國陽翟,仍去輔佐韓王成。張良深知劉邦胸懷大誌,能夠統一天下,現在受項羽的排擠壓製,被封到一個小小的、偏僻的漢中為王,自己應該竭盡全力幫助他。因此就向韓王請假,願護送劉邦到漢中,親眼看一看漢中的山川地形。張良送劉邦就國,從子午道入,本在漢中以東,理應先進漢中城。但張良是一位軍事戰略家,曆來十分注意觀察山地形。他同劉邦一起沿漢中盆地北緣,順秦嶺山脈南麓而行,繞道漢中城不進,卻先到了漢中城西的褒中。張良送劉邦來到褒中後,去褒穀口觀看道路地形。看過後,對劉邦說:“大王,你何不將這條棧道燒毀?”劉邦不解其意,反問道:“燒毀這條棧道,我怎能出得去呢?”張良說:“若不燒掉這條道路,它的北口就在雍王章邯的大門上!你還沒有打出去,他就打進來了。 ”張良接著說:“項羽不是懷疑你會再進攻他嗎?燒掉了這條棧道,就等於向項羽表明你無能力抵抗他的進攻,也不準備再打回關中和他爭奪天下。這樣就可以麻痹項羽,使他解除戒備。然後大王以漢中這塊地方為基地,屯兵養馬,廣積糧草,養精蓄銳,再圖來日。”劉邦聽後,恍然大悟,連連稱讚張良真是深謀遠慮,遠見卓識。就命張良從這條褒斜棧道返回去侍奉韓王成的時候,於路途之上邊走邊燒,把這條人稱“五百裏”的褒斜棧閣之道化為了灰燼,隻留下一些懸崖陡壁上的石樁石窟窿。張良燒的這條棧閣之道,就是南起褒穀口,經過今陝西留壩縣的馬道、武關驛,北轉下南河、江口,再入紅崖河、太白縣城、五裏坡,出眉縣斜穀關的穿山古道。張良燒絕褒斜棧道的事,被項羽、章邯知道後,心中大喜。他們料想劉邦不會東山再起,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放鬆了對劉邦的警惕。 ’ 對不對?”
“喲,土匪怎麼識上字了?”許世昌道。
“那是!”竹春節得意的道。
“這怎麼與網上搜得一樣阿?”這時候玩手機的許雲海道。
“臭小子,打麻將你還玩什麼手機?”竹春節吹胡子瞪眼的道,這可是老子背了好幾年的東西了,這小子怎麼一會兒就發現了。
“哈哈哈……”
“老土匪,背了幾年了吧?”許世昌問。
“……”
“父親,你就別接竹伯父的短了,趕快說吧!”竹春節還沒有說話,許雲海就搶道。
“好吧!老夏你講,不然急死這小子了。”許世昌道。
“當年……”
“叮嚀嚀……”就在這時候,老夏的電話響了。
“喂!”
……
“怎麼了?”看著夏國忠臉色一變,許世昌問。
“黃家來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