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媽媽不哭(2 / 3)

“七點半!”

“不會吧?”

“你看!”

“啊!”肖晴看著自己女兒手裏的鬧鍾,睡意全無,起來忙活。

“以後要早睡,不能像昨天晚上那樣玩到這麼晚!”

“知道了!”

……

母女兩一大一小的梳妝打扮著。

……

“寧寧!”

“怎麼了?”

“晴姐呢?”

“她昨天不是說了,今天她陪肖瀟那丫頭去幼兒園。”

“對哦!”慕容倩今早起來就找秦凡,可是大家都說沒有見過,吳媽也說秦凡沒有回來過。女人的疑心使她猜想秦凡是不是真生他的氣了,而跑去找別人------肖晴或安寧。今天隻見安寧沒見肖晴,所以她就問了出來。

“倩姐,你今早是怎麼了,精神頭不佳啊?”

“昨天沒睡好!”

“唉……”

“怎麼了?”

“佛曰:‘不可說也!’”

“去你的!”

……

再說肖晴母女,慌慌張張的在活動開始的前一分鍾趕到。

“墨老師,我們沒有遲到吧?”

“沒有,快點進來。”

……

“肖瀟,你怎麼現在才來?”

“我媽媽賴床!”

“什麼?”

“噓……”

……

聽到自己女兒這麼說,肖晴難得老臉一紅。

……

肖瀟這個班級開展的活動是“傳統故事彙” ,肖瀟被安排在了第五位。

“大家好,我叫肖瀟,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故事是《夢薑女》。”

“啪啪啪……”

掌聲響過後,肖瀟開始講《孟薑女》:“ 相傳在二千多年前,江南鬆江府孟家莊住著一位孟老漢,他為人忠厚,家道小康。雖說不愁吃穿,但因膝下無兒無女,老兩口感到很寂寞。他家住著一對燕子,年年春來秋往,在簷下築巢,陪伴著老兩口過著平靜而安閑的生活。有一年的秋天,孟老太太在雌燕腳上係了一條紅絨繩,意思是看看明春飛來的燕子是否還是這兩隻。到了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又雙雙飛回來了。帶著紅絨繩的燕子還把口裏銜著的一顆葫蘆籽丟在了孟家的床上。孟老夫婦高興地撿起葫蘆籽,向雙雙飛舞的巧燕點頭致意。老兩口商量了一下,便把葫蘆籽種在了後院牆根下。葫蘆籽發芽生根,長出綠油油的葉子,伸出長長的蔓兒,爬到隔壁薑家。薑家便為孟家串過來的葫蘆蔓搭起了架,過了幾個月,結出一隻光滑滑圓溜溜的大葫蘆。深秋季節,葫蘆成熟了,它到底應該歸誰家所有呢?兩家一商量,決定將葫蘆鋸開,每家一個瓢。不料剛剛下鋸,葫蘆突然張開,從中蹦出來一個小姑娘,長得又白又胖,十分可愛。孟、薑兩家都非常高興,就給孩子起名叫孟薑。

孟薑長大成人,長得如花似玉,聰明過人,能繡花,又能作詩寫文章。孟、薑兩家老人愛如掌上明珠,早想給女兒找個乘龍佳婿。哪知道,孟薑執意不肯,說她情願陪伴雙親到老。

這時候,秦始皇為鞏固萬世江山,北禦強胡,下詔修築萬裏長城。行文各地,征調民夫,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官吏乘機勒索,弄得民不聊生,可是征丁數十萬,動工已數年,總修不起來。於是,奸臣趙高奏本,說蘇州有個萬喜良,力大無窮,一人可抵萬人。始皇準奏,張掛皇榜,到蘇州捉拿萬喜良。

那萬喜良自幼人材出眾,能文善武,隻因早年喪父,家道寒微,又是獨生子,隻好依靠打短工奉養寡母。這一天,皇榜掛到蘇州,哄動了三街六市,有人報信,萬喜良母子驚慌失措,急得抱頭痛哭。無奈何,萬喜良眼含熱淚,拜別寡母,連夜逃奔他鄉。一天,來到鬆江地方,天色將晚,見前麵有一片小樹林,林旁有座小花園,想到裏邊休息一夜。

時當六月酷暑,天氣悶熱。孟薑女吃過晚飯,來到園中乘涼。她身立荷花池旁,見空中明月初升,池中荷花盛開,花大盈尺。荷葉下一對鴛鴦,交頸而眠。孟薑女看得出神。忽然一對蝴蝶,雙雙飛舞在花叢中。孟薑女非常喜歡,拿起小扇去撲,不料蝴蝶左右盤旋,一不小心,小扇落在荷花葉上,孟薑女挽起衣袖,伸手去取,不巧失足落水。正好被萬喜良看見,飛步上前,一把將孟薑女從水中拉上岸來。這時孟老漢也趕到,就把萬喜良請到家中致謝。萬喜良向孟老漢敘說了自己的身世,孟老漢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又見他麵目清秀,舉止大方。心想:不如把女兒許配給他,招個贅女婿,也好給自己養老送終。想到這裏,看了看老伴和女兒,便對萬喜良說:“老夫有一言奉告,萬望公子聽從。”萬喜良連忙回答:“老伯有何見教,落難人唯命是從。”孟老漢說:“我們孟薑兩家守著這一個女兒,尚未婚配。今幸天賜良緣,在此相會。老夫願將小女許配與你,不知意下如何?”喜良聽罷,不覺潸然淚下,說道:”落難之人,性命尚且難保,哪敢累及小姐。“孟老漢再三相勸,喜良便答應下這樁婚事。孟老漢喜出望外,隨即著手籌辦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