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解蠱(2 / 2)

光陰似箭,孟薑女與萬郎別後,不覺已過三年。別後杳無音信,生死存亡未卜。一天,中午飯後,孟薑女伏幾而臥,夢見萬喜良身得重病,還遭監工打罵。薑女驚醒後,不禁失聲痛哭,驚動二老,急來問訊,孟薑女把夢境訴說一遍,並說:“女兒決意前往長城探望萬郎,一來送寒衣,二來看看吉凶。”二老百般勸阻,薑女回到房中,把給丈夫做的棉衣打成包裹,準備下青衣素裙和一把雨傘,拜別二老,一步一回頭地含淚登城。時節正當秋末冬初,孟薑女獨身上路,曉行夜宿,忍饑受凍,不顧疲勞。這一天,行走間天色將晚,風沙迷麵,眼前出現三岔路,孟薑女歧路徘徊,憂心如焚。忽然頭上一隻烏鴉掠空而過,去而複返,連叫三聲,向北飛去。孟薑女心中默念,莫非烏鴉前來引路?於是朝前走去。這時,天已很黑了,她還在趕路,隻見遠山近嶺,高低起伏,點點火把,好似滿天繁星,陣陣的吆喝聲和打夯聲,在刺骨的寒風中忽高忽低。薑女心想,這一下可走到了。可是這麼多人,到哪去尋找自己的丈夫呀。

直到天亮,她才知道來到了山海關。隻見長城綿延,一眼望不到頭。見人就問,一連尋了二天,不見丈夫蹤影。她傷心落淚,坐在城下,暗自哭泣,正在憂思重重,忽見三、四個民夫,衣衫襤褸,形容憔悴,手拿紙錢,直奔關前而來。孟薑女急忙上前行禮,口稱:“眾位爺們,此處可有個萬喜良?”眾人見問,不約而同地落下眼淚,傷心地說:“喜良兄,他已經在去年今日死去了!”孟薑女一聽,好似晴天霹靂,隻叫了一聲:“夫哇”便昏倒在地。眾人急忙呼喚,孟薑女才慢慢醒來。強忍悲痛,深深下拜:“請求眾位指引,哪裏是我丈夫的墳塋?”眾人痛苦地說:“大嫂!萬兄一死,就被那些如狼似虎的監工把屍體填在城牆裏邊了。我們隻好偷偷埋下三尺白石做碑記。”孟薑女心中悲傷,隨眾人來到石碑前,一見石碑,如見親人,孟薑女直撲碑下,放聲痛哭。直哭得,白日無光,天昏地暗,北風怒吼,片片烏雲朝長城壓了過來。孟薑女越哭越心慟,忽的站起身來,衣袖蒙麵,衝著城牆撞去。隻聽得“轟隆”一聲,恰似天崩地裂,長城坍倒八百裏。隻見城牆坍倒處,露出萬喜良屍體。他兩眼微睜,手中還緊緊握著那隻繡花荷包。孟薑女撲在屍體上,放聲大哭。她眼含痛淚,撐開六角傘,攤開新衣裳,將屍骨慢慢拾起,打成一個包裹 ……’ ”

就這樣,自己會背的反而越來越少。自己一停頓,肖瀟小丫頭就接上,讓她好勝心又燃起好勝心。導致了差點就讓肖瀟遲到。

“哈哈……”

“再笑我就不理你們了!”

“哈哈哈……”

“哼……”

“ 相傳在二千多年前,江南鬆江府孟家莊住著一位孟老漢,他為人忠厚,家道小康。雖說不愁吃穿,但因膝下無兒無女,老兩口感到很寂寞。他家住著一對燕子,年年春來秋往,在簷下築巢,陪伴著老兩口過著平靜而安閑的生活。有一年的秋天,孟老太太在雌燕腳上係了一條紅絨繩,意思是看看明春飛來的燕子是否還是這兩隻。到了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又雙雙飛回來了。帶著紅絨繩的燕子還把口裏銜著的一顆葫蘆籽丟在了孟家的床上。孟老夫婦高興地撿起葫蘆籽,向雙雙飛舞的巧燕點頭致意。老兩口商量了一下,便把葫蘆籽種在了後院牆根下。葫蘆籽發芽生根,長出綠油油的葉子,伸出長長的蔓兒,爬到隔壁薑家。薑家便為孟家串過來的葫蘆蔓搭起了架,過了幾個月,結出一隻光滑滑圓溜溜的大葫蘆。深秋季節,葫蘆成熟了,它到底應該歸誰家所有呢?兩家一商量,決定將葫蘆鋸開,每家一個瓢。不料剛剛下鋸,葫蘆突然張開,從中蹦出來一個小姑娘,長得又白又胖,十分可愛。孟、薑兩家都非常高興,就給孩子起名叫孟薑。

孟薑長大成人,長得如花似玉,聰明過人,能繡花,又能作詩寫文章。孟、薑兩家老人愛如掌上明珠,早想給女兒找個乘龍佳婿。哪知道,孟薑執意不肯,說她情願陪伴雙親到老…… ”

“晴姐,你……不理你們了!”安寧看著消晴手裏搖晃的手機臉紅道。

“哈哈……”

在說秦凡和郭海強來到應龍幫總部,與眾人打了一招呼後,來到陳坤身邊,把手搭在陳坤脈搏上。

……

“給我找一碗烈酒來!”

“嗯!”郭海強應了一聲就去拿酒。

“竹竿,這……”

“解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