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待客之道 尋找契機(1 / 2)

“哦,原來是徐總駕到,幸會、幸會。徐夫人,徐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廟裏做客,…”

來到後院用於接待貴賓的茶室‘清竹軒’,陳濤見方丈陪著的貴客,竟然是昨天他找上門替二狗他們討要工錢、錦上花園開發商恒鑫地產公司的老板,一大早來店鋪裏問卦的漂亮阿姨,那位徐美女,“哦,真是巧了,原來他們是一家人,…”

“哈哈,哈哈,他們都誇讚你小子的卦算得準,想見見你,…你們聊,我這個老頭子就不夾在中間,免得你們談話不方便,…”陳濤來後,方丈乘機抽身告了辭。

拗不過他夫人的勸說,徐誌鴻叫上辦公室蘇主任,上得山來。車還在半道上時黃德乾打來電話,那位被打的民工說,這樓盤的風水有些問題。臨時改變主意,讓蘇主任立馬去辦了張十萬元的支票,捐贈給三聖廟,順便向方丈請教一下風水方麵的事,看能不能化解。

一家人在山上農家茶舍彙合後,葉淑貞講了在‘釋惑齋’問卦之事,“誌鴻,依我看這年輕人不簡單,算得真是準,要不…”

“先到廟裏拜會方丈,視情況再說!”樓盤風水布局是大事情,哪可能求到風水街這些算命之人身上?

寺廟經費來源之一,淮城地產業老總徐誌鴻駕到,又送支票來,方丈當然會出麵接待、表示感謝。聊了一會兒,徐誌鴻提到風水布局之事,看廟裏能不能找個人幫忙去看看,當然不敢奢求方丈能親自出麵,結果陳濤就被請到了後院。

提起樓盤風水布局之事,他心裏真有點鬱悶。自家原先聘請的那位風水顧問,能力實在太差,淮城鼎鼎有名的風水大師周景福,去年又被吳鵬飛相中,聘為常年顧問。

樓盤奠基時,忍痛花了一百萬,也就是行規的雙倍價錢才請動了他,關係不到位,現在又出了問題。若再指責、說他沒做好,既找不出根據,更要得罪一大幫子人,今後在淮城還能請得動誰?

聞名全國的道教聖地之一,鳳凰山三聖廟的玄真方丈自然有道行,這誰都清楚。可要想請動玄真方丈親自出馬,他自忖沒那份能耐,不是錢的問題,關係遠遠達不到!

當徐雯莉提到‘釋惑齋’那位年輕的道士算卦很準時,玄真方丈手捋胡須,點了點頭讚同道,看得出他很是鍾愛這位年輕人,“哈哈,哈哈,看來小居士是找他問過卦,風水街一百四十多家店鋪,家家都穿著道家的衣袍、挽著道家發髻,你算是慧眼識珠,找到了真正的高手,…”

從這小子擔任廟裏知客後,憑他對道教經卷的鑽研,接待來賓、同道,講經論道,猶數家珍一般,贏得不少富商們的讚許,慷慨解囊,他雄辯的口才更是力壓來訪的同道,讓他們不得不服氣,替廟裏爭光添彩。

二年多的時間,三聖廟在國內、外的名氣更是大增,吸引了更多的人氣,廟裏經費收入自然是水漲船高。作為方丈,哪會不為有這樣傑出的弟子感到高興?

可別小瞧廟裏的方丈,接待貴賓、大施主他會出麵,陪客人吃飯這類俗事,絕不會發生。哪怕你官再大、捐贈額達千萬,也享受不到這種特殊的禮遇,他的這份清高,就是世俗之人與出家人的區別。

“朱師兄,叫廚房上一道‘黃燜雞’、‘回鍋肉’,徐總他們不是外人,我也解解饞!”

廟裏接待貴賓的膳堂,體現了厚重的宗教文化積澱,返樸歸真,還事物於本質。一應物品,從餐桌、凳子,到餐具完全回歸了原始狀態,讓人見後歎為觀止,提供的膳食更是素雅得讓人不敢恭維。除了青菜,豆腐,時令的蔬菜外,哪裏會有大魚大肉,菜品多得盤子疊盤子之事?

隻不過能被廟裏請到這裏,有幸享用這些簡單膳食,誰都是非貴即富、誰在乎這膳食的好壞?在廟裏用膳,體驗的是情調、文化背景的差異與感悟。象征性地動動筷子,體驗道教傳統文化的精粹。菜品數量、份量少,更能體現菜品的不凡與珍貴。隻是苦了能吃能喝的陳濤。遇到不熟悉的客人,就隻得挨一頓餓,半饑半飽到熬到客人離去,再來加餐。

“哈哈,哈哈,小陳師傅,看來我們真是有緣分,這麼快又見麵了!”

徐誌鴻昨天領教過他思緒敏捷、據理力爭,雄辯的口才,沒想到混跡在風水街店鋪裏替人算卦,居然會是廟裏的真道士,還同方丈走得如此之近,…

“哈哈,哈哈,我也沒想到徐總會來廟裏,看來近千萬人口的淮城是小了點,到哪兒都能遇到熟人。徐總,蘇主任,…還有徐同學,方丈不在,就不用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