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
短笛無腔
作者:朱大路
一
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巴比倫文明,拜占庭文明……創造了這許多文明的人類,生命硬朗得很;在某日之內毀滅,實屬天方夜譚。
要說毀滅,當然是有的,但人類不會毀滅在上述“預言”裏,人類倒是常常毀在自己的手裏——不光光是環境汙染、生態危機。
譬如,似是而非的理論。
二
一八七五年,在哥達,通過了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恩格斯說:“整個綱領都是雜亂無章、毫無聯係、不合邏輯和丟醜的”,“差不多每一個字都是應當加以批判的”,但“資產階級新聞界的蠢驢們沒有這樣做,反而以非常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這個綱領,領會出其中所沒有的東西,並做了共產主義的解釋。工人們似乎也是這樣做的。”
這是不是人性的弱點?對革命者,吃飯、走路、咳嗽,都能領會出其中的革命意義;因為聲稱是搞共產主義的,全社會都對它作出共產主義的解釋!
似是而非的理論,常常被人輕信,想當然地拔高,朝好的方麵理解。難怪恩格斯要擔憂。這種綱領,隻會把工人運動引向毀滅。
三
之前見內地報紙上,有文章為《辭海》“記失”,認為《辭海》對“個人主義”的理論詮釋,在幾次改版後,仍可商榷。
此文作者巢峰說得有理有據——
《辭海》第二版,對“個人主義”從頭到尾都是批判。把反對“個人主義”說成是“階級鬥爭的重要內容之一”。
《辭海》第四版起,對“個人主義”主要不是從思想、作風方麵論述,而是作為一門思想和學說加以闡述。但把“個人主義”說成“伴隨西方資本主義而出現的一種資產階級的思想和學說”,值得推敲。因為“個人主義”早於資本主義幾千年。
認為《辭海》還有一點未提到:個人主義並不隨著私有製消滅而消滅,消滅個人主義比消滅階級要難上若幹倍。
堂堂辭書,人們心目中的圭臬,也沒從理論上完全說清楚“個人主義”,叫人們如何去正確對待個人主義?指不定又把不該毀滅的給毀了!
四
有一回,我聽到一種“吐痰論”,很興奮,吐痰居然有理論了。那總結屙屎也為時不遠了。聽到後來,才明白,是用“無主的饃饃”比喻“國有資產”,誰朝“饃饃”上吐一口痰,“饃饃”立馬就屬於誰了。
三下五除二,我總算明白:這一口痰吐下去,總有東西要被毀滅了。
又有一回,聽到“差距論”:“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隻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在農村的四堂兄的五表哥、進城打工的三叔父的二外孫,對此都表示不同意。我也開始弄清,這種“差距”繼續拉大、拉大,總有東西又要被毀滅了。
終於,有一回,我不等別人起來發言,自己就能作出判斷了。那是一種我笨拙地概括為“取消和保持論”的理論:“我建議取消所謂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
我就知道,這樣下去,老夫我也要被毀滅了!
還有一些理論,更難懂。但我們卻對它們作“改革開放”的解釋,就像德國工人對“哥達綱領”作共產主義解釋一樣。
五
新年,是年年要過的,年年都應該有長進。
不會毀滅的不要擔心它毀滅,可以毀滅的應該促成它毀滅,不該毀滅的隨時可能被毀滅,理應毀滅的其實並沒有毀滅。
我不是在說“繞口令”。隻是自言自語。
【鄧卉卉薦自《大公報》2012年4月11日/張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