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讓孩子學會認錯(1 / 2)

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在紛繁複雜的各種情境中度過,如何把握好每一天的機會豐富自己的人生,豁達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於成長階段的孩子,豁達大度的胸懷可以讓孩子很坦然地麵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錯誤,能夠及時去克服和改正。孩子就是孩子,會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錯誤,有些錯誤可以寬容,而有些錯誤卻不能姑息。

如果孩子所犯過錯的性質不是很嚴重,那麼家長在給予孩子寬容、諒解的同時必須對孩子進行合理、有效的批評和引導,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這樣孩子不但會更認真地改正錯誤,還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豁達的心態。隻有教會孩子認錯,孩子才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我想即使是再寬大的父母,也絕不能讓這種合理的管教缺位。

孩子由於年齡小,有時候更多的是因為不懂得是非觀念,所以,不知道生活中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不明白為什麼會錯,更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改正錯誤,因此,父母不要動地輒責備,應該耐心地告訴孩子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裏,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認錯不是理虧,而是寬宏大度的表現。

朋友的兒子軍軍不久前在課間因一點點小事和同桌大打出手,兩個人的脖子都被抓傷了。原因其實很簡單,兩人僅僅隻因為一點小口角。後來軍軍的老師把我那個朋友和對方家長叫到一起解決問題,但事情並不如願,老師沒講上兩句,對方孩子的家長破口大罵。經過辦公室裏老師們的共同勸阻,好不容易才使得他們的情緒平靜下來。

憑心而論,發生這樣的事,兩個小孩子都有錯誤。說他們之間積怨已久好像並不成立,平時他倆很要好,星期天還想方設法要到一塊去玩,這是雙方家長都知道的事實,但現在卻因一點小小的事打起來。現在兩個孩子一直拒絕承認錯誤,一個一口咬定“不是他把我罵成那樣,我絕不會動手”,一個說“不是他先動手我也不會動手”。任憑老師和家長怎樣做工作,兩人就是不開口。

於是朋友把軍軍帶回家,磨破了嘴皮,終於說服他放下麵子,真誠地做了檢討,找出自身的錯誤。第二天,軍軍很不情願地來到了學校,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同桌居然也做了自我檢討,於是,軍軍很誠懇向同桌道歉,現在兩人和以前一樣友好。

我們都知道,認錯需要一定的勇氣,有時候孩子明知自己錯了卻不敢認錯,多是怕承擔後果,父母應該給孩子一種安全感,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能勇於認錯,並改過自新就是好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所以父母也應該學會向孩子認錯。傳統的家庭觀念認為父母要是向孩子認錯,就有損父母的尊嚴,所以有的父母為了維護大人的麵子,堅持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其實,父母向孩子認錯,不但可以融洽家庭關係,同時也現身說法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認錯並不丟臉,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