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給孩子創造曆練的機會(1 / 2)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孩子當作是家裏的寶,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許多家長費盡心機,不惜血本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切有利條件,從孩子的飲食起居,到學習玩耍,各個方麵照顧得無微不至,滴水不漏,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給孩子帶來閃失。很多孩子成了家裏的“小太陽”、“小皇帝”,從某種程度上操縱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命脈。

事實證明,父母為孩子包攬一切的做法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收獲。反而,父母的過分嗬護和在乎,會讓孩子覺得享受這一切理所當然,認為父母的所做都是為了讓自己好好學習,那麼學習就是報答家庭的嗬護為父母而學了。每位家長都應該反思,過度地嗬護孩子,太過在乎孩子,是否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很顯然,優越的生活條件和一帆風順的生活環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毅力和勇氣。所以家長不如放開手,別把孩子太當回事了。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鍛煉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低頭的堅強意誌和性格,並營造寬鬆的家庭氛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觀、寬容、忍耐及和諧的心態。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麵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與自信。家長的不在乎,不包辦,可以培養孩子獨自麵對生活和學習的勇氣、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孩子對父母都不會完全依賴,他會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隻有學習和積累知識才有能力應對各種挫折和困難。

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居住在一座大城市裏,父母都有不錯的工作,生活無憂。但是父母從不捧他,慣他,每年的旅遊旺季,就讓他蹬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天天清晨五點鍾就出發,然後騎幾十分鍾到一個大酒店門前,等著那些旅遊的外國人。不過他不是來看熱鬧的,父母要求他給這些外國遊客當導遊,而且不收費。

不收費,但是有收獲——練英語口語。

這個瘦小的男孩,蹬一輛破自行車,陪著外國遊客轉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老外聽著小男孩用稚氣的英語介紹城市的名勝,不覺心生憐愛。有的老外第二年又來到這個酒店,清晨看到門口還是站著這個小男孩,以為自己產生了幻覺,好像自己從沒離開過一樣。第三年,老外又來了,不覺大驚,這個男孩子還在。

2008年1月12日,在該市大劇院舉行的“2007年度十大風雲浙商”的頒獎大會上,人們聽到了關於他的介紹:“他用一個源自神話的名字,創造了互聯網界的一個神話。”我想看到這裏,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了,他就是阿裏巴巴的創始人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