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興趣才是孩子最大的動力(1 / 2)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越來越多。一些精明的商家為順應家長望子成龍的迫切心願,相繼推出各類興趣輔導班,比如書法速成班、鋼琴培訓班、舞蹈班、國語教學班等,總之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家長們一時也被這麼多的培訓班弄得暈頭轉向,不知該送孩子學那一個。

有些家長索性都給孩子報上,恨不得孩子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不管孩子愛不愛學,有沒有興趣學,家長總是按自己的想法替孩子選擇好要學什麼。於是,孩子的休息時間和節假日被這些興趣培訓班填得滿滿的,孩子們被壓得喘不過氣,壓力越來越大,最後對什麼都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就目前的社會實際來說,家長給孩子適當報一點興趣培訓班也不是沒有必要,但是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這就要求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不要盲目根據個人觀點強迫孩子去參加某一個培訓班。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孩子一旦對某件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表現出積極熱情,強烈的求知欲就會進一步促使孩子主動地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畢加索小時候就懼怕上課,老師在課堂上的喋喋不休令他感到反感,常在課堂上打斷老師的講課,為此老師很惱火。

有一次剛上課,他就坐不住了,報告老師要去廁所,可是走出去又沒地方可去,就又回到了教室。沒過幾分鍾,他又坐不住了,於是站起來脫口而出:“老師,我能幫你畫像嗎?”

老師氣憤地將他趕出了教室。

後來畢加索的父親知道了此事,問他:“孩子,你真的愛畫像嗎?”

畢加索說:“是的,我討厭上課,隻想畫像。”於是父親把他送到當地有名的一家美術學校去學習。對於美術,畢加索表現出了驚人的耐力,他可以一連畫幾個小時不放畫筆,與課堂上的表現判若兩人。

可見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愛,這是一種天性,說明孩子在某方麵有著別人所沒有的潛力和優勢。作為父母,應該支持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學習、探索和研究,而不應粗暴地幹涉。

如果孩子的興趣在繪畫上,你強迫孩子去學音樂,孩子喜歡音樂,你卻認為學習法律更有前途,這樣不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善待孩子的興趣,會使孩子對那些不感興趣的東西,沒有心情去學,學不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同時,孩子本來的興趣和潛力也會隨著家長的幹涉而埋沒。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興趣愛好屬於一個人的個性動力係統,也就是說它對一個人的行為包括生活、學習、工作都具有推動作用。古往今來,凡有成就的人,其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自幼養成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培養孩子的興趣。在生活中,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都不盡相同,如果我們能夠準確地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就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來加以培養,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孩子會在自己的興趣中,發揮出他們的最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