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遇媚娘內牆時(1 / 2)

偌大的長安城都在爭相詢問是否認識一個叫做李治的人,李乃天子姓氏,而當今天子又親自命人查找,這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是跟隨天子的舊臣,天

子的一些作為他們也是第一知曉的,一個個都在賣力的尋找,隻是這人海茫茫,僅長安一地便尋了足有十日,終究還是沒能找到,稚奴身在宮闈之內

卻不知他的一時之語,早已引得皇城外的人仰馬翻,當他偶然聽到了這個消息,他是又喜又憂。

“父皇,聽說您為了幫兒臣去找叫李治的人,這長安城鬧騰的不得了呢。”

“嗬嗬。”皇帝摸了摸稚奴的頭,笑而不語。

“找不到就不要找了,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想到李治的,哎呀,算了吧。不如兒臣以後就叫李治好了,我感覺這個名字比稚奴好聽多了,

四哥經常笑稚奴這個名字呢,他總說我是個小野雞,氣死兒臣了。”

皇帝愣了一下,壓著聲道:“稚奴這個名字是你娘親給你取得,因為你最小,所以你娘親從小就護著你,生怕你餓了、冷了、摔著了,父皇當年笑

著跟你娘親說你這麼護著,皇兒將來還不跟長不大的小雞似的,你娘親卻是笑著說她寧願你長不大,因為長大了的小雞就不會跟著母雞後麵跑,也是

那時候你娘親便給你取名稚奴。”

“兒臣知錯了!”稚奴低著頭,撅著嘴,淚眼汪汪,可是這一次他的淚水終究沒有淌下來。

“這就對了嘛,男孩子不要總是哭哭啼啼,父皇封你為右武侯大將軍,希望你將來長大了保護父皇和這李唐江山的,像個男人一樣,挺起身來!”

稚奴抬著頭,看向他的父皇,驕傲的笑著。

“皇上,長孫大人已經在偏殿等候多時了?”這時候內侍總管王大人來到皇帝的身側,低著聲說道。

皇帝拍了拍身上的浮灰,笑著對稚奴說“稚奴,今夜你就不要回承乾殿了,父皇晚上在跟你好好說夥話。”

“兒臣遵旨!”

“嗯!這才是我李世民的好皇兒,哈哈!”說罷笑著離去,稚奴凝視著他父皇的身影,嘴角也微微翹起。

皇宮雖大,稚奴卻也沒有多少去處,唯有埋頭於錦書玉卷之中,不知不覺間,竟已到了深夜,稚奴放下手中的漢書,埋首道:“父皇,這天下的煩

心事太多了,您太累了啊。”

稚奴站起身子,伸了一個懶腰,推開房門發現主殿的燈火亮著,心道:“夜這麼深了,父皇難道還沒有歇息嗎?”

於是他信步走到正宮的殿門前,詢問當值的守衛:“我父皇可在裏麵?”

“回殿下,陛下正在審閱晉州都督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章。”

“我進去看看!”說罷推開宮門漫步走了進去,當他進入宮殿內,發現他的父皇隨意的披著一件絨衣披風,借著燈火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奏疏,時

不時的還會拿起朱筆寫什麼。

“父皇,夜這麼深了,您怎麼還不睡呀。”

皇帝抬起頭,看到是稚奴,笑著說:“你呀,纏著父皇給你講了一下午的故事,怎麼現在還不困麼?”

“嗯!”

“到父皇這兒來。”皇帝朝稚奴招了招手,雖然稚奴才十歲不到,可也已經長成一個大小子了,皇帝縱然魁梧非凡,可是再想像小時候那樣隨意的

抱著他,卻也是不能了,隻聽李世民笑道:“又重了不少,父皇可是很久都沒有抱你了呢!來,跟朕看看你文叔叔寫的信!”

稚奴盯著奏章上的文字,便忍不住道:“父皇,為什麼這天下當官的,都喜歡給父皇寫信呢,而且父皇還要都一個個的去看,多累呀!”

李世民笑著說道:“因為朕是天子,擁有了天下,便要治理,治在前,理在後,如今呀父皇就是要把這天下的事給理順了,百姓們才能過上安穩的

日子,這樣咱們李唐的天下才會穩定,明白嗎?”

稚奴搖了搖頭,李世民苦笑著,道:“等你大了你自然就會明白了,當天子可不是你這小腦子裏想的那麼簡單呢,父皇讓你閱讀漢書古文,就是希

望等你長大了,知道如何的管理這個國家,替朕分擔!”

“可是那樣好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