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梁的風波算是結束了,一場彌天大禍消融於無形之中,李國良作為處理事件的代表,要兌現給李曉做出的承諾,想來在常委會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事情經過就是這樣,下梁的群眾很信服李曉,這也是他努力工作的結果。隻要對李曉的職位做一下調整,一河水也就落了,我建議讓李曉出任副區長進常委班子。”
張書記咳嗽了一聲,眉頭微微一皺:“這個李曉是有點本事,但是也太年輕了,二十八歲啊,大家這個年齡的時候都在做什麼?就這樣推到區委常委的位置上是不是很合適?下梁的事件是不是還有說法?”
作為山城一號,張書記此言一出,一眾常委都是麵麵相覷。李國良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什麼意思,你想過河拆橋?
“張書記,下梁的事還有說法?”
開聲的是市長宋天明,李國良一直是山城的中間派,剛平息了下梁的風波,現在張書記卻意外地在拆李國良的台,這個好機會他自然要抓住。
張書記心裏頓生警惕,給出的理由也是合情合理,“幾萬人同時行動,沒有人組織可能麼?”
“嗯,這似乎是有人組織,但是這和李曉有什麼關係?他這次畢竟在紀委受了委屈,還去了現場平息事件,李書記提議重新安排李曉的崗位,我個人覺得這很合適。”
宋天明突然支持自己,李國良也隻能生生領受了,“我需要特別提醒大家,下梁事件發生時,李曉正被紀委審查,這足以說明李曉並不知情。另外,他是S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因為遭受這次無妄審查,已經正式向組織部提出了辭職。”
李國良的話戛然而止,意猶未盡的意味卻讓大家更覺出了話語中的分量。如果逼著碩士辭職離開體製內,那省裏會怎麼看山城的班子?
牽扯到紀委,劉書記作為紀委的當家人不得不說話了:“這次紀委審查李曉,是東城區有人實名舉報,結果卻是誣陷。紀委對違紀人員已經采取了措施,東城區今年事故頻發,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了。”
劉書記話音剛落,常務副市長薑斌接過了話頭,他可是一直緊跟宋天明的急先鋒:“這東城區簡直是不像話,有個換屆區長鬧著要辭職,助理也要辭職,這次又鬧出這麼大的事,這足以說明東城區班子有問題,我建議東城區的班子要調整,主要負責的領導要承擔責任。”
張書記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心中有點後悔。這馬建國真是豬隊友,為了維護他在東城區的一統天下,把李國良都逼向了宋天明,現在連累自己麵子上也不好看。可是,如果讓李曉上位,馬建國能否撐得住局麵?
李國良看張書記還在猶豫,眼神斜著掃了一眼紀委劉書記。
劉書記心領神會,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張書記,我通報一個情況,省紀委廖中鋒副書記昨天秘密來了山城,他昨天應該也在下梁的現場。”
嗯?張書記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昨天就來了,你為什麼不及時報告市委?”
劉書記淡淡地回了一句:“昨天下午他約我見了麵,也沒有說明來山城的目的,隻是詢問了一些情況,還強調不許泄露他來山城的消息。”
會議室裏頓時安靜了下來,廖中鋒問了什麼情況?一眾常委心中都有點不安,廖中鋒這個殺神是奔著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