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噸”號航母行將傾覆的一刻,在千米高空中還“懸停”著兩個人,驚駭的張大著眼睛,看向下麵熊熊燃燒的無數小亮點。沒錯,這兩個人正是顧雲軒和顧夫人。
他們也確實是“懸停”在半空中,即使是顧教授膽子大些,抬頭俯身360度環視身周,也沒發現究竟是什麼力量可以保障自己和夫人200多斤的體重不受地球引力作用,能飄在天上。
他們的腰間,各自束緊了一條米軍飛行員專用逃生衣上的繩索,牽引著全部的重量“掛”在半空裏。顧雲軒看到了這兩條繩索,卻始終觀察不到繩索的另一端,到底掌控在哪裏,就憑空垂吊於茫茫夜色中。
答案隻有林翰才能揭曉,承受住顧雲軒夫婦的體重懸於空中,包括之前破壞掉整個航母戰鬥群的電子預警係統和動力係統的,正是吉山老林深處的鳩隼之王!
經過上次那番“不打不相識”的邂逅,它也算得上是林翰的半個“好友”了。
林翰親自去了吉山力邀鳩隼王來“助拳”,再算上大章魚,終於組合成了一套也把自己算在內的“陸海空”立體攻擊模式,以此陣對上米軍的航母戰鬥群,果然無堅不摧,橫掃敵艦如卷席!
他有鑒於無法借助章魚大嫂的震蕩波,大麵積破壞掉敵人的預警和電子係統,便多耽擱了一點時間,現炒現賣的“傳授”了兩手絕藝給鳩隼之王,便是這門“震蕩波”。
之前鳩隼王是可以把林翰發來的震蕩波如數接收並“返還”的,在裏麵還能夾帶上自己交流的信息。它所差的,隻是不能像大章魚夫婦那樣自己發出波段。林翰想要它突破的,就是這層障礙。
為此他不惜采取突襲,趁著鳩隼王不備狠狠的“咬”了它一口,同時發出震蕩波描述清了自己的意願。
這層意思鳩隼王倒是理解了,奈何震蕩波這玩意可不是說“學”就能“學”成的,它身體的細胞結構極其複雜,就算是能“傳承”來自林翰的這一咬,可是說到領悟透徹收發自若實在太難了。
林翰急的抓耳撓腮,變著法的給鳩隼王“講解”要領,不知費了多大的力氣才終於讓它“學有小成”:可以發送出短距離小麵積的波段了。不過和章魚大嫂這位“祖師爺”想比,還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林翰當機立斷,覺得即便是這樣,鳩隼王也足堪勝任了。
它雖然不能發射出更長更寬的震蕩波,受到了距離上的製約,可是因為身體其他方麵的優勢,能很好的補足這個瑕疵。
鳩隼之王長有雙翼,全身的高磷細胞甚至還蓋過了林翰,有著無可比擬的爆發速度與力量,搏擊於萬裏長空之上,恐怕一架戰鬥機都無法與之媲美。由於互相的傳承,林翰、鳩隼王、大章魚組成的海陸空網狀攻擊體係,全都具備驚人的移動速度,這首先就給奇襲航母戰鬥群創下了十分必要的先決條件。
鳩隼之王在速度上雖然無法快過林翰,但是林翰也休想快得過它,雙方算是平手。大章魚反而是因為體型與深海中的環境等原因,居於末席。林翰給鳩隼王“出主意”:無法達到足夠遠、足夠寬的震蕩波打擊麵,就需要發揮它的速度優勢,用勤補拙,更接近於艦體的每一個角落,更頻繁的多次往返於需要的打擊點。
鳩隼王的隱身速度很慢,但是終究可以完全隱匿起來。而且在氣態形式下,它還能保持移動能力一點不打折扣,這是林翰都望塵莫及的。零熱能、隱身、閃電一般的速度,如果再加上新“學來”的震蕩波,第一輪的行動由鳩隼王最先粉墨登場,絕對是立於不敗的選擇。
林翰要居中策應調度,同時還要聯合鳩隼王保障好恩師、師娘的絕對安全。大章魚本來可以把顧雲軒夫婦接應到海中,可是它的“擔子”很重,要祭出激光柱這個大殺器搞破壞,為了能讓它安心完成任務,也考慮到屆時海裏一定會亂成一片,在敵方電子設備全部失靈,一架戰機也無法升空作戰,毫無還擊能力的前提下,空中則相對會更加安全些。
由鳩隼王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夜色中提升起被解救出來的顧雲軒夫婦,遠離分崩離析、戰火紛飛的航母戰鬥群海域,安全上的保障還是很高的,而且它的負載能力足夠強,維持住高度看護好兩位老人沒有任何問題。
隻要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林翰就可以在地麵聯合章魚老兄毫無顧忌的為所欲為,有仇報仇,有怨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