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2 / 2)

1.讓孩子擁有自信

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態,隻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才會積極進取,才會勇往直前。可見,自信心是成材必備的心理素質。

父母由於望子成龍心切,對待孩子往往期望過高,總是不滿意孩子的表現,對孩子也是讚許少,批評多。有的父母還讓孩子去做沒有能力去做的事情,而且還不幫助他。結果,孩子常常感到失敗的痛苦,沒有自信,害怕做錯事,更拿不定主意。大多依賴性強的孩子都不太自信,遇到問題時不敢自己想辦法解決,所以,他們就隻有依賴父母,依賴自己可以依賴的人。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自信心的樹立就更加重要。

2.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美國教育學家雷·馬洛尼指出:“培養孩子的要訣之一,是及早讓他們自立。過分的保護隻會妨礙孩子通過自身實踐去獲取有益的教訓,會影響其盡快成長。必須認識到,培養出一個充滿自信、獨立自主和富有責任心的子女,是當父母的成就。”

我們知道讓孩子獨立、自主的重要性,但很多孩子卻普遍是獨立性差、依賴性強,這都是因為父母過於保護的結果。父母出自“好心”,唯恐委屈了孩子,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幹涉孩子的事情。這樣,孩子就沒有獨立做事的經驗,一旦遇到什麼讓他拿主意的事情時,就會不知所措,祈求別人的幫助。因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克服依賴性,培養獨立、好學精神的第一步。

3.防止和矯正孩子的退縮行為

有的孩子“在家像條龍,出門像隻蟲”;有的孩子怕當眾表現自己,上課不敢發言(不是不會);有的孩子不敢當眾表演;有的孩子對新事物畏縮,不敢嚐試,不敢參與等,這些都是退縮的行為。當然,孩子不是一生下來就畏懼退縮的,相反,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大一些了,反而畏縮起來。想要讓孩子擺脫依賴,就要先防止和矯正孩子的退縮行為。

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矯正孩子的依賴心理,父母不要怕麻煩,不要嫌孩子添亂、費時,也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好,隻要他有“參與”,就應以鼓勵為主,對孩子的進步做出充分肯定,勉勵他下次做得更好,讓孩子慢慢進步。這樣既減輕了父母的壓力,也為孩子日後獨立進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講給孩子的故事

讓自己站起來

從前,有個生麻風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人把他指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邊。但是他躺在那兒近40年。仍然沒有往水池目標邁進半步。

有一天,天神碰見了他,問道:“先生,你要不要被醫治,解除病魔?”

那麻風病人說:“當然要!可是人心好險惡,他們隻顧自己,絕不會幫我。”

天神聽後,再問他說:“你要不要被醫治?”

“要,當然要啦!但是等我爬過去時,水都幹涸了。”

天神聽了那麻風病人的話後,有點生氣,再問他一次:“你到底要不要被醫治?”

他說:“要!”

天神回答說:“好,那你現在就站起來自己走到那水池邊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為自己辯解。”

聽後,那麻風病人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來,走向池水邊去,用手心盛著神水喝了幾口。刹那間,他那糾纏了近40年的麻風病竟然好了!

告訴孩子

當你跌倒時,不要等著別人來拉你,你先要自己站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都能夠依靠自己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