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之國緬甸仰光
天地任我行
作者:李桐豪
貧國金塔
這是我在緬甸的第二日。今日行程將由仰光搭機前往中部蒲甘。清晨5點街上不見行人走動,兩旁殘破建築看上去更像廢墟,唯獨前方巍峨如山的大金塔(Shwedagon Paya)放著光芒,徹夜未眠的金碧輝煌如一則神話。這個供著佛祖聖發的金塔昨天是去過的,塔高98米,以90噸黃金打造,塔頂鑲著一個76克拉的巨鑽,入夜之後由地麵仰望璀璨如星光。車子一趨近金塔,隻見司機和女人不約而同合掌,都把手放在胸前禱告。赤貧的城蓋出最華麗的佛塔,人最悲慘時格外盼望天堂,在大金塔看過一張照片:佛塔大興土木,善男信女把珍珠瑪瑙往竹簍裏丟,裝滿了,就一籮筐一籮筐地用繩子搭著往佛塔送,眾人一臉歡欣,那是最民不聊生的時候。
市區到機場車程約莫20分鍾,國內機場陳舊得好似早年鄉間客運車站。掏出Nokia,無訊號無網絡,僅能看時間,撥打不出去的手機如同一截被剁的手指,全無用處。
上街逛逛,來來往往的巴士車廂寫著東京水產、京都林業,車門關不上,窗子有裂縫,都是日本韓國淘汰的。街邊的地攤賣三五年前的《TIME》雜誌,聽小販嘴裏哼著歌旋律異常熟悉,原來是將許茹芸《淚海》和張學友《吻別》旋律填上緬甸歌詞。這是東南亞最窮的國家,小學老師月薪40塊美金,物資匱乏,什麼都有人賣,什麼都有人買。廢棄的車輛、過期的雜誌、被遺忘的情歌,在這裏借屍還魂尋求另一個開始。
然而說它窮,城市流露出的閑適和恬淡看上去又不像。逛昂山將軍市集(Bogyoke Aung San Marke),70年曆史的市集,賣玉、賣金、賣布匹,市集井然有序幹淨舒爽,沿街也不見乞丐乞討或纏著觀光客要錢的小孩。正午時分市集裏一家老小或是三兩店員盤坐在竹席上吃飯,鋁製圓型便當盒,提籃一樣一格一格往上疊,大夥自在談笑,吃到好吃的東西時,臉上的幸福是騙不了人。
窮酸美味
窮國沒有威震八方的名菜和料理,不過東西真的好吃。因比鄰印度,菜肴多半以咖哩入味,但味道清爽許多。昨晚去一家叫做Feel的餐廳,位於使館區,說是大使館外國人愛去的。用餐方式似我們的自助餐,主菜咖哩雞、咖哩豬、咖哩魚看上去還好,精彩的是配菜,小盆小碟擺得像是韓國料理那樣澎湃。醃西紅柿、醃茶葉、涼拌木瓜,全是醃漬品,一來是炎熱天氣易於保存,二來是好下飯,那是窮人的生活智慧;然而窮人有窮人的講究,菜肴酸中帶甜,既酸且辣的,酸酸鹹鹹,窮酸窮酸,味道千變萬化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