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鬼影”泰國電影發展更廣闊
時尚娛樂
作者:林憬屏
談到泰國電影,一定想到鬼片。泰國人不隻愛看鬼片,連鬼片都拍得特別恐怖。為什麼泰國鬼片這麼引人入勝?
“因為泰國人都相信鬼”,曼穀世界電影節主辦人克林薩說,泰國受印度影響很深,自古以來就有各種神話故事,不隻民間流傳,文學上也有很多鬼故事,全泰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傳說,各種不同的鬼。
克林薩表示,電影曆史才100多年,泰國鬼神傳說800多年,所以一有電影,就是拍鬼片。而泰國人天性樂觀幽默,很多鬼片恐怖中還充滿笑點。
《幽魂娜娜》 帶領泰國電影起飛
知名的鬼妻故事不但是泰國鬼片的經典,也是上世紀90年代末帶領泰國電影從穀底起飛的一部重要電影,那是1999年導演朗斯(Nonzee Nimibutr)拍攝的《幽魂娜娜》(Naug Nak)。娜娜是泰國民間流傳的愛情鬼故事,經過多次重新拍攝。
娜娜故事第一次搬上大銀幕是上世紀60年代的Mae Nak,克林薩說,泰國剛拍鬼片時,鬼片都拍得很搞笑,是一種喜劇恐怖片,但從Mae Nak開始,泰國鬼片就拍得非常恐怖。直到朗斯1999年重拍鬼妻《幽魂娜娜》,在泰國拿下巨額票房,低迷的泰國電影更是重新起飛,泰國影人帕努(Panu Aree)在華欣電影節一篇專文中就指出,這部電影被多數人視為開啟泰國電影業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克林薩表示,在這之前,泰國人幾乎隻看香港功夫片,《幽魂娜娜》可說改變了泰國電影曆史,不但鬼片越拍越恐怖,泰國鬼片也開始在全亞洲流行。2004年上映的《鬼影》(Shutter)更是一部毛骨悚然的泰國經典鬼片之一。
由於鬼故事是泰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2010 年拿下戛納影展金棕櫚獎的導演阿比查邦所導的電影《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也是一個鬼魂的故事,講述波米叔叔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於是穿越森林,希望能找到得病的原因,死去的妻子鬼魂在穿越森林的途中照護他。
克林薩說:“阿比查邦的鬼故事不是要讓你害怕,而是要你去體驗。”
泰國目前一年約產40到50部電影,光是鬼片就占了一半,因為大家都愛看鬼片,有時候預算較低,也比較容易營銷。
純愛掀起新“泰潮”
除了鬼片外,變性人(民間俗稱人妖)、同性戀電影也拍得很成功,這類電影在亞洲各主要城市包括東京、台北、吉隆坡等都上映。
《曼穀愛情故事》、《愛在暹羅》(The Love of Siam)描述男同性戀電影,以及去年才上映的女同性戀電影《拉小手》(Yes or No)都有一定的收視群。除了鬼片與同性戀電影外,近幾年來,泰國愛情青春電影也崛起,拍攝的質感有如偶像劇,《下一站,說愛你》、《你好,陌生人》、《初戀那件小事》等片,都賣出不錯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