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顧執早早就起床了。
他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父母的出現和決定。
說實話,他心裏還有些惶恐,深怕顧問之和林芝把他當成精神病了。
他可不想被抓去楊勇信的電擊中心···
如果父母不願意給錢的話,提前知道世界大勢的他還有很多其他方法賺錢,隻不過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樣他就不得不更改自己原先的規劃,必須得更遲一些才能踏入文娛圈。
所以此刻他心裏多少也有些焦慮和緊張。
能夠利用現有的資本,來做好自己的布局,自然是極好的。
顧執並不會因為自己利用了父母的錢而感到羞恥,他有信心在日後能夠百倍千倍的回報給他的父母。
現在若是有父母的資源還不用,那才是傻缺。
在華國國內一直盛傳一個言論——歐美的孩子都是非常獨立自主的,自己打工掙學費生活費,完全不依靠父母,高大上般的存在。
而華國的孩子就隻會依靠父母,什麼都要父母操心,完全比不上人家外國小孩。
不論是80後,還是90後,甚至是00後,都曾經被社會稱之為垮掉的一代。
上一世在出國留學之前,顧執也對這種言論深信不疑,自以為自己和外國學生相比要低人一等。
直到他去了美利堅,才知道這種腦殘洗腦的言論是多麼的可笑和無知。
國外的學生上大學還不是和國內一樣,一家人大包小包的一起送到學校,顧執甚至在學校門口,看到過趴在母親肩膀上痛哭流涕的新生。
另一方麵,歐美學校的學費更是貴的要死,在美利堅一年的學費至少要3萬刀,大約在20萬人民幣左右,這還不算上住宿費,餐飲費等等雜七雜八的費用。
個別學校的學費每年都在漲幅,例如加州大學就計劃每年漲5%。
而且這隻是公立大學的費用,美利堅TOP10以私立大學居多,學費更是貴得不行。
就算是對美利堅本土的中產來說,每年孩子的學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僅僅依靠學生自己打工就想要完全自立,無疑於癡心妄想。
除此之外,很多美利堅大學真正注重的不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看他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精英。
在美利堅人的觀念中,精英的後代,成為精英的概率自然更大。同樣,窮人的後代,更大的概率還是窮人。
所以在美利堅,隻要父母是一所大學的校友,或者父母願意捐足量的錢給這所大學,那麼他們的後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被錄取。
這在美利堅是明麵上通用的獻金規則,隻要你有錢就可以利用,在華國則是赤裸裸賄賂,違法違紀。
可以說美利堅和華國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或許方式不同,但絕對不會放任不管,在出錢出力方麵,誰也不會比誰做得少。
在國外見識的越多,顧執就越發感覺國內的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實在太深了。
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可笑言論,比如有一篇文章上寫到,島國餐廳洗碗必須要洗7遍,一個中國留學生隻洗了5遍,結果就被島國老板給開除了。
如此荒謬至極的文章,顧執上一世回國後居然還是在一個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本上看見了,很多小學生都信以為真,就連教課的老師都對此深信不疑。
細思極恐啊!!
堂堂世界超級大國,課本上居然還有這麼腦殘的吹噓島國的段子,華國人又怎能自信起來?
看到這一切,除了悲哀和恐怖之外,顧執沒有任何想法。
我們早就站起來了,可是思想上還是有那麼多人在跪著,舔著被捏造出來的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