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之身為大學老師,平時接觸過不少次出版社的員工,但都隻是泛泛之交,算不上什麼交情。
他接觸的出版社大多是教育出版社這一類型的,背景又紅又專,專門出版各類學校的教材和輔導資料,除此之外,就隻出版一些有名的教授和科學家的著作或自傳。
別看顧問之是深甽大學的教授,可是出了深甽市,他的名頭就不管用了。
當時深甽大學還隻是一個二本院校,在全國都沒什麼名氣,裏麵大多數學生都是深甽市的本地人。
顧問之替兒子忙活了好幾天,投了不下五家出版社,結果人家根本看不上這個題材的小說,紛紛委婉拒絕。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其中一家出版社的編輯在拒絕顧問之的同時,又給他推薦了另外一家出版社,讓他去試試。
這家出版社叫做咣明日報出版社,據推薦的人說是華國第一家由新聞單位主辦的出版社。
相比於國內其他的老牌國資出版社,1981年成立的咣明日報出版社還是個年輕的大小夥。
咣明日報出版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對作品的要求更加具有包容性,出版的書籍遍布各個領域,是一家綜合性的出版社。
當顧執往地址遠在京城的咣明日報出版社投稿之後,才過了三天時間就收到了出版社主編何建平親自打來的電話。
何建平很欣賞這部作品,他能夠感受到作品裏蘊含的能量。
時下新概念作文剛剛興起,青春類的書籍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作品,青少年更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
悟空撰這種題材的小說本質上就是一部熱血青春類小說,對年紀大的人吸引力不高,但是卻能夠輕易地戳穿青少年的心理,打動他們的心房。
其中包含得反抗權威的精神和低沉晦澀的主題色調,正好契合叛逆又喜歡莫名憂傷的青春期少年。
何建平判斷悟空撰隻要出版必火無疑,便急急忙忙的給作者顧執打來了電話,深怕這座金山被別的出版社搶先一步挖走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悟空撰的作者竟然那麼年輕。
在電話裏再三確認了顧執原作者的身份之後,何建平聯想到近幾年從新概念作文走出來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既然咣明日報出版社已經決定要出版悟空撰,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出版社決定首次印刷悟空撰1萬本,每本定價20元。
顧執的版稅為8%,每本獲利一塊六毛錢,在扣除兩毛錢的稅,賣出一本可以賺一塊四毛錢。
少是少了點,不過顧執主要是為了打出名聲,倒也不缺這點稿費。
而且積少成多,他相信悟空撰賣的肯定不止1萬本。
出版書籍需要申請書號,出版社還需要校訂、印刷、運送,估計一個半月之後,就可以在全國各大書店見到悟空撰的身影了。
三天後,兩份來自BJ的合約寄到了深大新村顧執的家中。
顧執仔細確認了兩份合約的內容之後,簽上了自己的大名又給寄回京城去了。
等咣明日報出版社在兩份合約上蓋完章走完流程之後,還會再給顧執寄一份回來,雙方這就算是正式簽約了。
忙完悟空撰出版的事情之後,顧執再次動筆,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二本書籍——《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