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函?”
顧執心裏一跳,目光繼續往下移。
【第37屆彎彎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定在2000年12月01日至02日在抬北蓀中山紀念館舉行,本會誠摯邀請“蝴蝶效應”劇組人員,來彎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等各項活動。
主要活動包含:······
抬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敬邀
“彎彎金馬獎?”
顧執詫異的叫出聲來。
金馬獎怎麼會邀請《蝴蝶效應》劇組?
“在電影上映之前,中影特意為電影申報了金馬獎,時間剛剛好趕上。提名在10月1號就已經公布了,邀請函今天才剛剛送到。”
“原來如此···”
作為電影的製片方,中影不僅僅要參與製作影片,申報各類電影獎項也是他們份內的工作,隻不過這次時間有點緊,申報之前沒有通知顧執他們罷了。
金馬獎對申報的電影隻有一個要求,是華語電影即可,所以每年參賽的影片數量都特別多,評委需要瀏覽所有的影片,通過投票選出提名,每年10月1號公布獲獎提名名單,
彎彎金馬、港島金像、內地金雞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項。
金馬獎在華語圈的曆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最為寬鬆,麵向所有華語電影。
當下金馬獎依然十分具有權威性,不過在十幾年後,就逐漸淪為彎彎自我保護的獎項,傾向彎彎本土電影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其權威性也大不如前。
港島的金像獎,參選的限製最大,它本身就是用來保護港島電影的獎項。
首先參選電影必須要在港島首輪公開放映,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接著,導演是持有港島身份證的港島居民、出品公司必須有一間港島注冊公司、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是港島居民,這三個條件必須要滿足其中兩個,才能被稱為“港島電影”,才可以參加金像獎。
金像獎毫無疑問是沒有多少公允性質的,金像獎董事局主席陳嘉尚曾經說過:
“如果因為港島電影越來越不受重視,這個獎就越來越不受重視的話,我們就認命吧。金像獎是為港島電影打拚的,如果沒有港島電影,金像獎也就沒有意義了。如果說港島電影在走下坡,那金像獎就是如實反應港島電影現狀,並繼續為港島電影打拚”
其實總歸就一句話,金像獎是港島人自嗨的產物,衰落也好,受到質疑也好,其他地區的電影都少來摻乎。
至於內地的金雞獎,因為後來和百花獎隔一年舉辦一次,所以又叫金雞百花獎。
自從那一年百花獎把獎項頒給了李亦峰和楊天寶之後,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個獎項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權威性?公信力?
都是不存在的。
隻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金雞百花獎:嗬嗬。
顧執當前時代的金雞百花獎還具有一些權威性,可是這次《蝴蝶效應》成片出來的比較遲,這個獎項又必須在每年的3月到5月之間申報,所以中影就隻能等明年的了。
然後金像獎就不用想了,國外的各類大獎同樣都差不多舉辦完了,當時就隻剩個金馬獎了。中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申報了,沒想到還真獲得了一個提名。
“最佳原著劇本提名,《蝴蝶效應》是這個獎項唯一一部內地電影。”
韓三評對顧執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