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洗洗更健康(1 / 2)

送走劉琦後,顧執把剩下的六十五萬從包裏一氣兒倒出來,堆在桌子上。

紅花花的一片還是挺有視覺衝擊力,比一張冷冰冰的銀行卡有感覺多了,怪不得以前的土豪們愛裝著大把現金、戴大金項鏈。

看來他們真的是土啊。

經曆過電子支付的顧執,才知道生活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裏,是多麼的不方便,這一張張鈔票疊在一起,簡直就是累贅。

自作孽,不可活,顧執自己鄙視了一下自己,沒事幹取這麼多現金出來幹什麼。

他簡單的分配了一下各個紅包的數額,分別找了幾張牛皮紙包了起來,外表看就像是塑膠炸藥一樣。

總之就兩個字,難看。

寧皓給15萬,身為《蝴蝶效應》的導演,影片製作全程都有他參與,論工作量其實比顧執還大。

最近他和邢愛那又在拍電影,資金估計也是兩人平時省下來,雖然沒和顧執開口,可借這個機會,顧執多出一份力總是好的。

湯惟、劉曄各自10萬,兩位主演在影片中的貢獻幾乎是相同的,不能因為湯惟和他非同一般的關係,就厚此薄彼,那麼做容易失了人心。

張壹山和楊籽各自5萬,小童星的戲份也不少,努力程度不比大人們差,正好春節要到了,作為“長輩”該給他們一個小紅包。

還剩下20萬,顧執準備在慶功宴當天,平均分給每一位到場的劇組人員。

這些劇組人員都是中影旗下的,現在大多數都屬於劉琦的製片團隊。和他們把關係搞好了,等劉琦加入他的公司,搞不好能從中影那兒撬不少人過來。

不過20萬被一百多人平均一分,一個人都不到2000塊錢,和幾位主創的紅包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一般來說,一個劇組裏,導演和演員往往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們拿到的錢永遠都是最多的,也最出名。

相比之下,劇組內的普通工作人員簡直就白撿的一樣,平均一個人的新資水品能占到總投資的千分之一就算很好了。

究其原因,重要的一個就是可替代性。

普通工作人員,不論是燈光師、攝像師、化妝師、場務等等,他們的可替代性太強了,嫌工資低消極怠工,外麵還有無數個競爭對手在等著你下崗,好頂替上去。

而導演和明星的可替代性就太弱了,尤其是導演,在華國導演就是一部劇的核心,基本上沒有可替代性,這就導致了導演和明星拿到了99%的薪資,其他人隻能跪著喝他們剩下的湯水。

這一點在華國尤為嚴重,尤其是在小鮮肉崛起的時代,一部劇的粗製濫造,原因往往離不開小鮮肉的高薪資。

小鮮肉一個人就占據了影片和電視劇大量的投資,導致劇組根本沒成本製作出好的作品,隻好粗製濫造,保證交工就好。

當然,更多的情況下,小鮮肉隻不過是幕後大老板XI錢的工具而已,這樣的影視劇拍出來就不是給觀眾們看得。

華國的影視業想要形成商業化,就必須要有完備的影視工業化流程,各個部分各司其職、各有應有的待遇,而不是如此畸形且亂象叢生的影視生態。

顧執明白現在想太多,也無濟於事。他縱然想改變,還得從長計議才行,冒然做得太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兒。

最後想了想,他決定明天再去銀行取35萬出來,至少讓每個劇組人員都能分到5000塊的紅包。

馬上就要過年了,這5000塊就算是顧執發給他們的年終獎。

現在不馬上去取錢,不是因為他懶,而是旁邊就一個工商的小分行,之前取了75萬,工作人員就讓他今天別再來了,還要取錢就明天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