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之夜,黑暗籠罩下的山城,變得寧靜而又空曠。散落在城市高低起伏的建築物、縱橫交錯的街道上的燈火星星點點。遠遠望去,好似縱橫交錯、曲直各異的長長熒光帶四周,漫天的螢火蟲在夜空中飛舞。微冷的東南風兒時強時弱地拂過,時而將秋桐芬芳的兩鬢秀發揚起,在我的耳際和臉龐處飄散。
“苴硯,通過今天圍觀路人、飯館老板和匪痞的言行,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反倒是世態越來越炎涼,治安越來越混亂,盜匪痞混越來越猖獗,人心越來越麻木!”在路上,倦慵地躺在我背上的秋桐,幽幽地俯耳低語道。
“是的,我也有點這種感覺!”我側過頭去,輕輕地小聲回應道。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秋桐疑惑不解地問道。
“說實話,我也搞不太明白這其中的原由。據我所看的報刊雜誌分析,趨炎附勢、世態炎涼是古今中外的人類社會一個共性的勢利通病。正所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情當慎初相見,到老終無怨恨心”。而造成治安紊亂、風氣不良和人心冷漠等的深層次原因:
一是與封建曆史上冷酷殘暴的曆次運動、從未停歇的權力爭鬥和長久愚弄欺騙民眾等有關。因此導致了民眾人人自危、人情冷漠、互不信任、誠信信仰缺失,人人都奉行《增廣賢文》這一句:“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思想、道德和文化也遭受毀滅性打擊。
二是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基本扭轉了物質極度短缺的囧境,也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但是,隨著各種思想觀念的對立衝突,民眾的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多元化,還有相當多的人處在貧困或無業可就的狀態等原因,麵對思想混亂、追名逐利、貧富不均、分配不公、就業不足、風氣不良等亂象,一部分人開始心生不滿、痛苦迷茫和麻木不仁,另一部分人好逸惡勞又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就漸漸淪為了盜匪痞混。
三是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時期,各項配套改革政策和管理遠遠落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因而未能即時糾正和製止存在的諸多亂象。
正如胡適大師所說:好的製度固然不能使壞人變成好人,但至少可以限製壞人,使之不敢肆無忌憚地做壞事。壞的製度可以激發人性中的惡的成分,使人性更為扭曲。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我搜腸刮肚地將曾經所見的相關剖析文章內容說給她聽。
“那你為啥要放過胖子張慶和光頭田林呢?你不擔心他們還來騷擾欺負我嗎?”秋桐又溫柔地笑著問道。
“這兩個人盡管像蒼蠅一樣讓人討厭惡心,但終歸是還沒有無恥到動手拉扯的地步,因而,我覺得他們說隻是傾慕你們的容顏有可能是真的。愛一個人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如果他們真沒有做其他壞事,就憑尾隨和一些下流挑釁的言語,即使把他們扭送到警局,最多也就是批評教育了事。今天對他們的教訓震懾,再加上掌握了他們父母工作單位和家庭住址等情況,量他們也不敢再來騷擾你倆!”我平靜地解釋道。
“你這個鉗製他們的辦法到挺有道理!人再壞,畢竟還是不願讓自己的父母家人和周圍的熟人知曉,更怕被追到單位或家裏去討說法!你和小灑他們以前,該不會也以‘愛一個人本身並沒有什麼錯’的理由,去挑逗戲弄過大街上的漂亮女娃子?”秋桐心情舒暢地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