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誌大才疏(1 / 2)

倘若王倫不上梁山,孟飛自不會把這個窮酸文人放在眼裏,可如今既然他已經上山,孟飛也就不能不防了。

王倫這個人,雖然沒有多大能耐,可他的誌氣卻不小,而且又沒有一般文人的迂腐,隻因屢試不第,便一氣之下上了梁山。

孟飛前世讀《水滸》,書中描寫王倫的筆墨不多,僅有兩次出場,一次是豹子頭林衝被逼上梁山,一次是晁蓋等七人劫持生辰綱後投奔梁山,兩批好漢上山雖不同時,但兩次“新人”上山都點出了王倫的缺德、少才、無智,同時又處處心胸狹窄、妒賢嫉能,一句話,王倫是一個沒有真本事的人。

不過孟飛可不會因此就小看了這王倫,這王倫除了是個書生之外,他的身上又多少有點江湖氣,在社會上碰了壁,很不如意,自然就想到了試圖改變命運。

與梁山眾多好漢不同的是,在書中,王倫是自覺自願上山的,他沒有被人逼迫,更沒有犯罪前科,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身上有一點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骨子裏有著叛逆或者反抗精神。

但是,王倫顯然沒有意識到江湖險惡和因為這些險惡,以往讀過的那些四書五經是不會教他逢凶化吉的。因此,這就注定他作為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在遭遇強手能人時,表現出必然的心胸狹窄、妒賢嫉能。

基本上王倫這人,就是個典型的誌大才疏之輩,而他所謂的大誌,事實上,也不過就是嘯聚山林,快活一世而已,可他的能力顯然不足以支撐他完成這個夢想,可這人又偏生執拗,總覺得自己不同凡響。

如今孟飛雖然接納了他們,但是王倫並不滿足,他想要的可不僅僅是成為梁山之上的一個小頭領,他真正的目標是要成為那山寨之主,成為那個可以發號施令之人。

這個目標看似很難,但是在王倫心中,似乎卻又易如反掌,他雖投身綠林,可骨子裏到底還是有著那份讀書人的傲氣,說白了,對山寨之上的那些頭領,甚至是孟飛這個曾經的一方豪強,他是不放在眼裏的,那些人在他看來,都是粗鄙無文,天生就應該被他這樣滿腹經綸的讀書人攥在掌心之中。

可是該如何才能得償所願,王倫現在心裏也沒有個章程,說到底,王倫也終究是個無才之人,鼓唇弄舌,數黑論黃他自有一套,可儴機謀劃卻非他所長。

王倫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由他帶上山來的兩個鐵杆緊緊的綁在身邊,對杜遷,宋萬這兩個人,王倫其實也很清楚,雖有武藝傍身,去也隻是尋常,不過中人之資,可這兩人重義氣,是他現在唯一的班底,輕易舍棄不得。

孟飛在安排薛瞼監視王倫的同時,王倫也在算計著孟飛,他想要奪了孟飛的基業,成為這梁山之主,少不得要有眾人的支持,該如何行事,王倫倒是不急,他相信的一句話,便是“人無完人”,隻要孟飛有缺點,就能夠被他利用,到時候,取而代之,也就不像現在這麼難以實現了。

次日天明,眾人齊聚聚義廳上,王倫三人上山入夥,自然要重排座次,分派職司,王倫被排在葉春之下,位列第十七,杜遷,宋萬依次派在了第十八和第十九位。

分派職司,杜遷,宋萬二人倒是好辦,直接被孟飛分別安排在了武鬆和龐萬春所領的步軍之中,擔任副將,反倒是這王倫有些麻煩。

反倒是這王倫有些不好安排,依著他的身份,怎的也該和樂和一般,擔任軍師之職,可這王倫胸中雖有些錦繡文章,卻不過是一介酸儒,如何當得起這般大任,可若是職位低了,又恐其不服,多生事端。

“王倫兄弟!梁山自開山立寨以來,這糧草輜重一事,尚無人統籌,還請兄弟屈就如何?”

王倫聞言,心中大喜,雖然執掌糧草輜重調度,不過是後勤諸事,事情繁瑣,但是職位甚重,今後山寨各部兵馬都有求到他的地方,他也正好可以借此,交好諸位頭領,忙拱手道:“小弟願為哥哥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