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豹子楊林上山,著實出乎了孟飛預料,不過卻也給梁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有楊林與段景住搭檔去北地販馬,孟飛也能放心不少。
雖說梁山之上薛瞼,朱貴也是精細之人,然薛瞼統帶著孟飛的親衛營,職司重要,不可擅離,朱貴主管著梁山的情報係統,同樣也是要職,輕易更加離不得。
況且朱貴雖然心喜,卻為人低調,更不擅與人交際,不然的話,《水滸》書中這麼一個開山元老,也不會被王倫,晁蓋,宋江三任寨主無視,最後梁山排座次之時,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之上。
楊林則不同,他不但為人精細,且擅於同人交往,書中與公孫勝這般心懶的方外之人,與戴宗這等貪官汙吏都能一見如故,可見他的本事。
而且楊林也樂意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孟飛將這麼一件要緊事托付給他,楊林必定會盡心竭力。
當即,孟飛便將他的打算對楊林說了,果不出孟飛所料,楊林聞言大喜:“哥哥倘若信得過小弟,小弟怎敢不效犬馬之勞。”
孟飛也是大喜,道:“好!有楊林兄弟與段景住兄弟同去北地,再好不過,二位賢弟明日便去準備,一應所需,隻管朝樂和兄弟去要,不必再來報我。”
北地販馬二人組成立,接下來梁山的騎兵部隊也會越來越強大,如今雖然不用擔心官府派兵圍剿,可是隨著梁山聲勢越來越大,朝廷總不會一直坐視不理,到時候,手上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便是梁山自保的根本。
初一上山,楊林和段景住二人便被孟飛委以重任,二人也是喜不自勝,當下不敢怠慢,次日便悉心準備,隻等孟飛令下,便要去北地走一遭。
可如今這人雖然有了,孟飛卻也不敢當真放下心來,不再過問,販馬之事可是關係著梁山的將來,一旦有所差池,到時候悔之不及。
“我想著此行與楊林,段景住二位兄弟同去,不知兄弟們以為如何?”
畢竟關係著梁山大業,孟飛放心不下,便想著這第一遭與楊林,段景住一同去,一來多些人手,一旦遇著事,還能有所照樣,從濟州去北地,一路之上,逢山藏寇,遇嶺有賊,二人身上帶著巨款,說不得就要被哪路江湖同道給盯上了,到時候損失錢財事小,折損了這兩個兄弟,可當真悔之晚矣。
二來,孟飛也一直想著去北地走一遭,日後高舉義旗,倘若蒼天不負,讓梁山兄弟推翻了大宋王朝,那麼接下來便是要向北進軍,收複漢唐故地,孟飛正好趁著此時有暇,往北地一行,也好看看那遼國風土。
可孟飛這一說,當即樂和就表示了反對:“哥哥乃寨主之尊,一人幹係梁山兄弟前途榮辱,輕易豈可擅動,倘若有所差池,這梁山大好局麵,豈不付之東流。”
樂和反對,孫立也不讚同,忙勸道:“哥哥倘若不放心,俺願雖二位兄弟走一遭。”
其他兄弟也不想孟飛輕易到遼國那虎狼之敵涉險,紛紛勸了起來,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如今梁山這大好局麵來之不易,這一路上凶險異常,倘若孟飛有所差池的話,梁山大業隻怕不存。
楊林這時也道:“哥哥想要同去,莫不是信不過我與段景住兄弟!”
孟飛自然也知道眾家兄弟的心思,又聞楊林所言,道:“兄弟不可誤會了,我絕無此意。”
當即,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眾家兄弟!漢失燕雲之地已有兩百載,大宋立國之處,數代君王無不想北伐,收複漢唐故土,卻因軍力不濟,每每損兵折將,如今我梁山高舉義旗,不單單是要讓天下百姓得享安康,也要複我漢家男兒舊時之風,我想要同去,便是想要看看那遼國風土,也好為將來早做準備。”
孟飛將他所想和盤托出,眾家英雄也不由得被孟飛所描繪的激得熱血沸騰,但凡漢家兒郎,誰人不想著追隨王師揮軍北上,驅逐滿意,收複燕雲十六州,重現漢唐盛世景象,怎奈何大宋朝廷暗弱,對待異族,隻一味的安撫納貢,生生氣爆了豪傑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