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千象集團的糊塗,攪亂談判的秩序,而是這個是他們不得不這樣,隻有這樣的報價,許天望他們才覺得能夠拿下何乃軒。
不過如同對騰訊的報價一樣,何乃軒他們給出的答案還是900萬美金的報價。
按照當時的彙率,也就是六千多萬的價格。何乃軒知道股票他是拿不到的,陳以周不會給出原始股,而馬化騰也不會拿出自己的股份分給自己,騰訊已經是上市的公司,對於一個前景不錯的公司,誰會傻到拿出自己的股份分出來?
因此何乃軒不再考慮股份的事情,隻是考慮拿下充足的人民幣,六千多萬的人民幣。
當天晚上分開的時候,與許天望的談判沒有成功,雙方還是在僵持著。
第二天,馮坤與許天望再次談了一天,始終沒有談攏。
第三天,何乃軒沒有與任魏代表的騰訊談,也沒有與許天望代表的千象集團談,他回絕了兩個公司的談判申請,回到了學校。
係主任安排的拜訪,他已經拖了很久,他必須回來接受采訪,雖然說主要拋頭露臉的是孫瀟,但是作為事件的主人公之一的他也不得不出來應付一下。
何乃軒也正好趁這個時間讓馮坤休息一下,而且也讓兩個公司的人著急的等等。
學校安排采訪何乃軒他們的是人民日報,是地方性的官方日報,對於這些日報何乃軒平日裏也看一些,而且是從來沒有缺過。
看這些報紙隻是為了參考消息,人民日報,晉原日報等等。在機關單位,那些領導每天必讀,絕不忽略的首要任務,很多上級精神,高層動向,在這寫報子中都會隱隱約約的體現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說有很多單位,比如說銀行,酒店,機關單位之類的地方,定的報紙最多的原因。
不過至於你自己能不能看得懂那就是個人的造化了,所謂的政治嗅覺是要靠不斷的曆練和本身的天賦來形成,一個看不懂新華日報,內參和參考消息的人,應該算是一個不合格的仕途中人。
這樣的人活在官場中遲早有一天會掉下來的。雖然說何乃軒不是官場中人,但他是經商,經商政策自古以來與官方就密切無比。
許多政策影響許多投資的方向,何乃軒是重生的人,很多大政策他都知道,但是有些小政策他不一定記得住,所以他每隔段時間就要看一次。
有很多時候,一個隱隱約約的報道,可以讓你明白其中很多深層的問題,也可以讓你感受到政治風向的變換,抓住一次,也許就可以讓你平地騰飛。
沒有辦法,這就是東方人的委婉,有什麼話都不願意明說,分明是要上漲物價,它卻先發表一些個人收入的增長報道,馬上要房改,它就先說說中國土地的緊缺,特別是官場,下級第一要務,就是要趕快學會揣摩上級,高層那往往隻有支言片語的背後含義,理解的程度和準確性,也決定於你,在仕途之路能走多遠。
商場中也要學會聽風而動,把握好與官場的尺度,這個尺度尤為重要。
回到學校的時候,何乃軒剛好接到老張導師的電話,他抵達學校安排的采訪室的時候,孫瀟剛好單獨采訪完。
自從經曆了藏區,何乃軒感覺孫瀟和他的關係更近了一步,也許是經曆了同生共死,血與火的考驗,他們的友情也算是比鐵還堅硬了。
孫瀟看到何乃軒進來,頓時和他打了個招呼,何乃軒和他說了幾句話,便進了裏屋接受采訪。
拜訪的人不多,隻有一個記者,一個拍照的,一個錄像的,還有一個不知道幹什麼的人。
學校裏邊一個副校長,還有係主任,教導主任他們都在。他們都拍拍何乃軒的肩膀,表示高度的讚揚他在藏區的行為,何乃軒隻是點頭說著一些應付的話。
采訪的時候除了他還有報社的人就沒有人了,采訪他的是一個二十五六歲左右的女人,女人留著精幹的短發,看起來十分的幹練。
“我們可以開始了嗎?”
“可以了!”
采訪一開始就是談論整個事情,按照提前說好的,一問一答,隻有到了最後幾個問題才是自己隨意回答。
何乃軒的回答一直是中規中矩,一直到了最後一個問題,他的回答讓采訪他的女記者眼睛裏多了些光亮。
“當時,那麼危險的情況,你是處於什麼樣的想法去救那些人的?”
“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