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網文的發展(1 / 2)

論文答辯的時候有的學校是隻有幾個導師在場,有的卻是整個班級的人都會在。

何乃軒他們科目的答辯是在公開課的教室,來看答辯的人很多,德曼也來了,孫瀟也來了。米可也到了!

別的班級來看答辯的人也有好些,沒辦法,誰讓這裏有何乃軒呢。

何乃軒是倒數第三個人答辯的,不是壓軸的,也不是壓大軸的!

前麵幾個同學的答辯,何乃軒他們都是認真的聽完的,整個教室除了低頭看自己論文的,就是認真聽講的。

終於……輪到何乃軒上場了。

別人站在台上可能還會緊張,何乃軒卻不會,不僅是因為他沒有任何壓力,還因為他見過的人太多了,這兩年內開會與見到的客戶比起這些人更要氣場大。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叫何乃軒,是2006級1043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論近代的發展。論文是在張宇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四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麵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非常官方的一段話,可是何乃軒說的卻是不卑不亢,說的那麼真情實意。

論文寫的很不錯,何乃軒以近代的發展,他的近代指的就是網文。

首先之一的便是黃金時代,何乃軒指出國內的網絡書屋大致是在1997後出現的,網易等公司提供的免費空間,為初期書站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在那個全民辦網的時代,有很多喜歡讀書的網民都開辦了自己的個人網站。

1998年3月,“文學城”問世,該站點目前月頁麵瀏覽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郵件訂閱人數達到一萬人次。

1998年5月,“黃金書屋”在網上推出,詳盡的分類和多方位的信息使該站點現在每天的訪問人數大約在3萬人左右,郵件的訂閱數則接近1萬人。

1998年7月10日,“書路”正式創辦,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首頁日訪問量過萬的大型文學網站。郵件列表自1999年1月開通後,短短三個月,訂戶達到5000人次。

初期的網絡書站主要以轉載為主,版權意識薄弱。部分網站是通過將武俠、言情等實體書掃描到網上來充實網站內容,而更多的網站則是直接從別的站轉載。在這種情況下,各站的內容都大同小意。

在這個時期,《大唐雙龍》、《星戰英雄》等連載作品就成為各書站拉攏讀者的殺手鐧。很多新讀者都是為了追看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而接觸互聯網,“因為是連載,一個月在香港隻出一卷,上網自然成了先睹為快的最佳方式”。哪個站上傳的快,哪個站掃校的質量高,哪個書站就能吸引更多的讀者。

後來國內著名的公司簽約了一批作者,又開始實現收費閱讀,可是隨著盜版以及其他情況的出現,互聯網泡沫破滅,於是黃金時代過去了。